張遠是真的沒有接觸法律這些玩意兒,兩世為人他只知道不能做殺人放火搶劫等等的事情。
至於往下在細分一些,他就真的不怎麼清楚了。
可是這種光憑藉感情的判罰還是讓張遠有些驚訝。
這不就完全是論心而定罪。
只要是人的天性如此,而且是表達善意的,那就算殺人也是沒有罪的。
就跟夫妻吵架一樣,丈夫一直家暴妻子,妻子有一天不堪受辱殺了丈夫。
按照董仲舒的說法,妻子應當是沒有罪責的。
可是若是每一樁案子都按照這麼判罰,社會就是一個到處都是漏洞的社會。
今天你踩了我的腳,或者是罵了我幾句,我明天就殺到你家門前,把你殺了我還沒罪。
社會會因為這更和諧一些麼?
張遠覺得不會,只會更暴躁一些。
最關鍵的是,那些執法者一旦聽從自己的本心定罪,那就是他們覺得你有罪你就有罪,他們覺得你沒有罪那麼你就沒有罪。
張遠一下子就明白了事情的關鍵所在。
“陛下是想讓董仲舒利用儒學來給張湯這些人執法找一件合理合法的外衣?”
郅都那樣的人被稱之為國之爪牙。
張湯這樣的人就是天子爪牙。
郅都想的還是如何對大漢有利,而張湯就真的只是劉徹的一條狗,指哪裡咬哪裡。
現在張湯還有束縛,別人真的犯了罪他才敢找上門去。
要真的董仲舒還給張湯這些酷吏找到了理論思想支援,那這世道真的要亂了。
“不錯,陛下當時的回答就是,表面上是聖人之舉,內裡則要唯陛下心意。”
張遠以前以為劉徹的外儒內法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外面是儒家的美好,裡面是法家的嚴厲。
可現在褚達的說法就是劉徹外面想要儒家的美好,裡面同樣想要儒家的嚴厲。
而且裡裡外外不管從哪方面看,都是聖人的言論。
我劉徹即便做錯了,那也是古聖人的錯。
我劉徹又不是聖人,你們能夠指望我做到什麼地步?
“陛下當真是有遠見...”
張遠有些無語,走一步看三步已經是天才。
在張遠這一個穿越者面前,他能夠清晰的看清楚劉徹這已經不是走一步看三步了。
這是把這輩子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做了備案。
可能出現的壞的結果,提前先把漏洞給補起來。
張遠總算是知道大漢被劉徹霍霍了許多年之後為什麼還能保持穩定了。
你武力沒他強,你還說不過他。
即便是他犯了錯,儒家也能立馬找到一堆的聖人言論來支援他。
已經身為帝王,卻還在為自己鑄造一個萬法不破的金身。
當真是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