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反倒最擔心的就是內部的謀反問題,原因很簡單,謀反的事情發生的實在是太多了。
七國之亂甚至差點掀翻漢景帝的統治。
西漢的滅亡還有東漢的滅亡都證明劉徹他們的擔心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杞人憂天。
西漢滅亡的時候南匈奴想要造反,但是想了想還是算了。
東漢滅亡的時候鮮卑也想要造反,最後看到曹老闆還是算了。
古往今來唯獨秦漢滅亡之時,赫赫兵威震懾外族人不敢入侵中原。
“依你們看現在是終結這一切的時候了?”
“陛下明年仍然打算出徵匈奴,今年陛下攜去年漢軍大勝之威正是改革的時候。”
桑弘羊在侍中的位置上待得久了,雖然很得劉徹喜愛,但是卻不得重用。
“可是大行主父偃意欲實施推恩令,朕再懲治那些作亂的商賈會不會對大漢的根基有損害?”
劉徹就差沒說出來這麼多政令一起頒佈會讓那些商賈轉身投到諸侯王的懷抱當中。
“陛下,推恩令乃是向天下推行您的恩澤,讓諸侯子嗣人人都可得封賞。
至於針對商賈就更容易了些,茂陵仍在修建當中遷天下富人入關中的事情也不能耽擱。
早先那些商賈隱瞞財產,或者是各級官府隱瞞不報,陛下您大可以下令再查缺補漏一下。
首先針對那些經營鹽業跟冶鐵業的商賈,讓他們全部遷入茂陵邑。
到時候還有誰能在您眼皮子底下亂動彈?至於私鑄銅錢的平民直接執行死刑,這些人是大漢禍亂的根源。”
桑弘羊恨不得把自己心裡面那些針對商賈的想法一股腦都倒出來。
劉徹一下子就被開啟了思路。
原本他還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藉口針對那些商賈,桑弘羊一下子就給他提供了思路。
遷天下富戶入茂陵邑的時候,可是明碼標價設定的家產三百萬。
說卓王孫家產沒有三百萬誰信啊?
早先每次這種事情發生的時候,這些商賈便會拿出錢財尋找人代替。
幾代帝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算了。
大漢的律法也是允許代替的,不然商賈根本沒有發家致富的機會,他們一個個都得被充進奴軍。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皇帝沒想著針對這些人的基礎上。
劉徹現在的眼睛已經盯上了這群人,他還能放過?
“行,那便這麼做。
明日早朝,朕便會下令讓丞相府將私鑄銅錢者死這一條寫入律法當中。
然後再派人去各地調查,家產殷實者不入長安一律強行遷入。”
每個國家建國初期,法律必然是漏洞百出。
特別是中國一直以來法無禁止皆可行的習慣,更是如同流水線一樣生產出了一批富豪。
商人的背景沒有乾淨的,鑽法律的空子是商人最愛做的事情。
為什麼開公司要開到阿曼群島,存錢要存到瑞士,只因為當地的法律能夠保護他們。
劉徹不會想到自己即便是頒佈了律令,那些商賈也會找到空子。
“陛下英明,那新安侯的事情我們是不是應該制止?”
私鑄銅錢針對的是那些普通人。
郡一級以及諸侯都是可以鑄錢的,光明正大的鑄錢。
之所以沒有人去鑄錢,是因為銅礦都在國家手裡,所以只有官府鑄錢,沒有諸侯去鑄錢。
重新熔鑄銅錢代表著銅錢內的有些雜質就此灰飛煙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