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陛下非要你當我的軍長史,那麼我就認了,不過出現任何問題,我不會給你背鍋。”
“驃騎將軍請便。”
張遠當著張騫的面開始寫奏章。
他不是不喜歡張騫,張騫對於華夏的功勞很大,可他對於打仗那就是個白痴。
每個人專精的方向不同。
如果讓公孫弘去帶兵打仗,帶十萬大軍估計都打不過匈奴五萬騎兵。
可人家公孫弘跟董仲舒那些人也從來不要求上戰場。
你張騫沒那塊料,還非得想著靠軍功封侯。
不是張遠惡意揣測張騫,帶張騫去打仗,漢軍額外的戰損最起碼得高上半成。
除非直接把這貨給架空,平時讓他什麼都不幹。
如果劉徹非讓張騫去,那張遠就打算這麼幹,這傢伙完全就是個廢物。
可張遠之所以寫奏章想把張騫退回去,尋思的就是帶廢物混戰功可以,那我帶我自己的大舅哥不比帶你張騫好?
我張遠累死累活打下來的勝仗,結果被一群廢物給分了戰功,然後還不念著自己的好。
案頭侯張次公就是這樣的人。
張遠發現自己每次都是被本家的人坑。
這些姓張的,沒有一個好東西。
張湯,張次公還有這個張騫。
“寫好了,太中大夫回去等訊息吧,就別在我這裡等著了。”
張遠一點好臉色沒有給張騫。
他現如今的地位完全沒必要給這些人好臉色。
張遠發現,但凡是司馬遷在《史記》裡面吹捧的,都是文人,要麼就是不咋滴的武將。
這些人的結局都很慘。
不過慘肯定有慘的道理,不作死就不會死。
“驃騎將軍一定要把事情弄到現在這個地步上來麼?”
“你若是出使渾邪王,我張遠大力支援,繼續再去一趟西域也可以。
可你非要去戰場。
既然你這麼想去,那就在我賬下當一個小兵怎麼樣?
我把我的佩劍給你,每殺死一個匈奴人,都算是你的軍功。
我在奏章裡面也是這麼寫的。
如果你真的想要建功立業,那就去當小兵啊。
一個小兵影響不了整個戰局,可是驃騎將軍的軍長史可以影響戰局。”
“那就等待陛下裁斷吧。”
張騫明白自己有幾斤幾兩,他完完全全就是看著大漢一直勝利,想著匈奴都快打沒了,如果再不抓住機會,往後就沒有封侯的機會了。
張遠說到做到,直接派人把奏章送給劉徹看。
至於劉徹最後會怎麼判斷,那不是張遠能夠猜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