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君澤換完衣服才去了書房。
顧晨風表情有些難看,看到李君澤站了起來,他急忙道:“太子爺,皇上有意要封韓明遠為內閣首輔,太子可知道這件事?”
李君澤愣了一下,他猜到顧晨風有可能是為了封賞的事情而來,可是他沒想到,居然是為了這件事,因為他並不知道這件事。
“你從何而知?”李君澤皺著眉頭說道。
顧晨風道:“現在宮裡都傳遍了,說是韓清跟皇上求情,皇上看在韓清的面子上答應了,這會怕是連聖旨都寫好了。”
李君澤的眉頭狠狠地皺了起來。
在事成之前,李君澤和翊康帝都曾考慮過以後對跟隨他們的這些屬下冊封之事,也早有了安排。
這首輔之位基本上沒有什麼懸念,便是留給顧次輔的,他以前是次輔,現在做首輔,當之無愧。
首輔乃文官之首,顧家又是書香世家,這對顧家算是最好的安排了。
翊康帝以前也是認可這一點的,可是現在居然改變了主意,難道真的是為了韓清?
李君澤眉頭緊蹙,“韓清沒能當上皇后,父皇怕是對她心中有所虧欠,便想著彌補在韓明遠的身上,這也是有可能的。”
顧晨風正色地說道:“若是韓明遠真有能力,一心為了大旗為了百姓,做這個首輔也是理所應當。可是韓明遠此人為人剛愎自用,以前在金陵的時候,便屯兵自用,結交世家,壓榨百姓。”頓了頓,他繼續說道:“韓家為何在西北有這麼大的勢力?就是因為他左右逢源的結果,世家往往欺壓百姓,韓明遠都為其袒護,只為與之交好。這樣的人當上了首輔,絕非大旗之幸啊!”
顧晨風確實是有些私心,他們顧家做了這麼多事,如今一個首輔的位置是他們應得的,現在卻要因為一個女子而失去,這叫他們如何能甘心?
李君澤皺著眉頭,關於韓明遠的為人他也是有所耳聞。
“現在去找父皇,父皇怕也不會改變主意。”李君澤說道。
身為皇帝,剛剛登基,還沒有過足癮,先是封后的事被撅了面子,現在要封一個首輔還要被人反對,翊康帝心裡能高興麼?這個首輔說不定也是翊康帝在因封后一事表達不滿呢。
這個時候去找翊康帝除了自討苦吃,根本沒有別的好處。
顧晨風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才來找李君澤商議。他心裡有些煩躁,如果是李君澤當了這個皇帝,他是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因為一個女子的意見而決定朝政大事。
翊康帝之前總擔心李君澤太過子在乎趙絲言,會耽誤了朝政,現在他剛登基,卻已經為了韓清讓有功之臣寒心了。
李君澤眼神一閃,“那就給父皇找一些別的事情,讓他沒心思去封什麼首輔!”
說到這,李君澤道:“我先進宮一趟。”
顧晨風急忙道:“太子切莫因為此事與皇上發生衝突。”
李君澤點了點頭,轉身便向外走了出去。
太子爺要見皇上,不過通報一聲便進去了。
李君澤走了進去,恭敬地行了禮。如今他們先是君臣,才是父子,李君澤不會忘記這一點。
翊康帝看到李君澤並不意外,還以為他是為了顧家的事來的,開了開口,還沒等他說話,李君澤便先開了口。
“父皇,後位不可一直空虛,還是應該儘早的開始選秀充盈後宮,早定後位才是要緊之事!”李君澤正色地說道。
翊康帝頗有些意外地看了李君澤一眼,不由得說道:“哼,說的這麼好聽,你不是說沒有當兒子的插手長輩後院的規矩麼?”
李君澤理直氣壯地說道:“如今父皇的親事也是國事。”
罷了,論嘴皮子,他哪裡是李君澤的對手,翊康帝很快便放棄了李君澤辯解的想法,然後道:“後位確實也該定下來了,既然如此,就讓禮部去籌備吧,過完年一開春,便開始選秀。”
李君澤點了點頭,沒啥誠意地說了一句:“父皇英明。”頓了頓,然後道:“還有一件事,父皇可是有意封韓大人問首輔?”
翊康帝心裡暗道,還是來了,提什麼選秀的事,還不是為了首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