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萬綺羅還有一個人選,是吏部尚書之女江雪芙,江雪芙今年十六歲,也是未定親,是因為當時吏部尚書就有意讓她進宮的,不過當時先太后並沒有給先皇選選秀,吏部尚書也就沒有給她定親,如今換了皇帝,一點都不耽誤。
萬綺羅和江雪芙皆是出身顯赫,趙絲言私心覺得萬綺羅可能更適合,不過皇后的位置太重要了,也不是她說就行的,於是趙絲言便去跟李君澤打聽了一下兩個姑娘的性情。
李君澤求生欲極強,他一臉不解地問道:“夫人怕是問錯了人吧?這女子的事,我又如何能知道?”
趙絲言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當年太子爺風流之名譽滿上京,引無數名門淑女競折腰,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李君澤:“……”
李君澤嘆了一口氣,然後說道:“如果說起來,這兩個人誰更適合做皇后,我覺得是萬綺羅,但是如果說誰更適合做韓清的對手,我覺得應該是江雪芙。”
“這是為何?”趙絲言不解地問道。
“萬綺羅這一代只有她一個女兒,當時萬首輔正是如日中天之時,所以萬綺羅在萬家很是受寵,這次推萬綺羅出來,萬家也是無奈之舉。這個萬綺羅從小接受著名門淑女的教導,萬家更是精心的培養,她可以做一個合格的皇后。”
趙絲言便明白了,萬綺羅從小順風順水,是嫡出又受寵,後院裡的勾心鬥角也鬥不到她身上去。從沒有受過挫折的大小姐,又是真正的書香門第出來的女子,怕不是韓清的對手。
“這江雪芙嘛……她也是吏部尚書的嫡女,只不過江家的事情就複雜了。”李君澤說著,繼續說道:“江雪芙的母親只生了她一個女兒,並沒有兒子,吏部尚書在外面有抬回來了一門良妾,一進門就連生了兩個兒子。若不是江夫人的父親是吏部尚書的恩師,怕是吏部尚書早就休妻了。”
“吏部尚書雖說不敢寵妾滅妻,但是對這母女兩人一直不太待見,所以江雪芙從小的境況都不太好,她從小就護著母親,跟著那房小妾鬥,她想要進宮,也是為了給自己的母親做靠山。這樣一個充滿鬥志的女子,有心計有手段,還有著拼命向上爬的動機,更適合做韓清的對手。”李君澤說道。
趙絲言頓時恍然大悟,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李君澤望向她,笑著說道:“不過至於誰能當皇后,還是要看你的意思,你想讓誰當,我就讓誰當皇后好不好?”
立後的大事,關係到大旗的根基的事情,可是李君澤說出來,卻是如此的輕描淡寫,這個結果只在她的一念之間。
趙絲言嘆了一口氣:“如果能見一件這兩位姑娘就好了。”
“這有何難?你若想見,便下個帖子,讓她們過來見你便是了。”李君澤笑著說道。
趙絲言搖了搖頭:“不可,你現在是太子,結交重臣影響不好。”
李君澤不甚在意地笑了笑:“不至於這麼謹小慎微,父皇他還不至於……”
他的聲音在趙絲言清亮的目光中戛然而止。
至於,以前或許不至於,可是現在可不好說了,否則當初他怎麼會跟他這個兒子搶皇位?
有韓清在一邊挑唆,什麼事不能發生?
李君澤眼中閃過了一抹複雜之色,他從小喪母,是被翊康帝從小帶大的,雖說兩人都是清冷的性子,情緒不外露,可是兩人的父子感情也是很深的,以前翊康帝可從來沒有懷疑過他。
可是自從韓清跟了翊康帝之後一切就變了,他不知道是翊康帝變了,還是他變了,聰慧睿智如他,甚至都想不出一個答案。
身為太子,結交重臣,會被皇上猜忌不滿,這個道理他不是不懂,他卻沒有防備。是因為他一直覺得他是他的兒子,他還是他的父親,其次才是君臣。
趙絲言比他更早的想明白這個道理,並不是她比他聰慧,只是翊康帝不是她的父親而已。
李君澤心中五味雜陳,趙絲言卻覺得心疼了,伸手抱住了他。心裡卻對韓清恨極,她暗暗下定決心,她絕對不會放過韓清!
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本來有了上一次的事情,李君澤不想進宮的,可是他考慮了一下,還是進宮了,因為他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論功行賞。
皇上登基也有一段時間了,也是時候該對以前的跟隨者一個交代了。
首輔的位置落在了顧家的身上,顧次輔成功便成了顧首輔,韓明遠聽到旨意的時候神色如常。
自從上一次皇上要下旨後來無果之後,他就猜到了這個結果,所以也不覺得意外。
顧首輔成了百官之首,風光無倆。不過讓人意外的是,表現出色出眾,立下不少功勞的顧晨風,卻是進了翰林院,只做了一名編修。
都知道翰林院清貴,有非翰林不進內閣的說法。可是翰林院清苦,熬資歷就要熬上個好幾個年。顧晨風如此年輕,還有才能,他更是顧家內定的下一任的家主,甚至還親自去江南救了翊康帝。這樣的身份便是擔任六部一副手都夠資格,沒想到他倒是去了翰林院。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顧家是為了顯示低調,所以才如此行事,不禁對顧家更是有些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