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書癟癟嘴,見他不再生氣也就沒有繼續說什麼。兩人賣完了爆米花,這才一起揹著揹簍搭車回家。路上她還不忘叮囑趙回,千萬不要把鎮上發生的事告訴葉氏,免得她聽了擔心。
趙回悶不吭聲,點點頭表示回應。
好在李相蓮在街上沒能從錦書這兒佔到便宜,回家後也沒去找葉柳青的麻煩,所以葉氏對這些一無所知。
這兩天豔陽高照,天氣十分不錯,村裡人也開始忙著收水稻。錦書家那兩畝地的水稻雖然不是很多,但總不可能就這樣讓它爛在地裡。可是他們家就兩個孩子一個大人,其中有兩個還是女的,要想單獨完成這收水稻的大工程就有些困難了。
好在村裡人多,這個時節哪怕是在外上工的都會回來收糧食,所以請兩個人幫忙也不難。他們一家人商量了一下,打算請張家的張自力、張自生兩兄弟幫忙。
雖然張家的田地也多,但是他們家最先開始收稻子,加上人也多,所以眼下已經快把田裡的水稻收完了。等再過一天,上門去請張家人幫忙就沒問題了。
村民相互之間幫忙幹活兒很常見,主人家也不需要掏什麼工錢,只是要準備兩頓飯便足夠了。
自從離開李家之後,母女倆便經常得到人家的幫助。葉氏的意思是,正好趁這次收水稻的機會,請張家全家人來家裡做客。李錦書沒什麼意見,趙回自然更不可能反對。
於是葉氏決定第二天去街上採購一些食材回來,把家裡缺的農具也一起買回來。下午的時候她再上張家去請人,早點兒把水稻收回來,免得天氣變了到時候穀子曬不幹就要黴爛了。
第二天一早,他們仨就上街去了。錦書和趙回去賣爆米花,葉氏就去買東西。等她這邊採購完了,那邊兄妹倆也收攤兒了。三人乾脆就在鎮上吃了午飯,再搭車回清水村。
等下午時間不早了,葉氏就出門請人去了。本來看大家都挺忙,加上自家並沒有多少地,所以她只打算請張家兩兄弟幫忙的。誰知道從張家出來,葉氏就碰上了李春蘭家的張貴,還有周春桃家的趙義。
兩人一聽說葉柳青在請人收水稻,當即就表示自己正好明天有空,能去搭把手。幫忙的人多兩個當然是好的,葉氏也沒有推辭,立刻就答應了。
張貴願意搭把手那是因為自家媳婦兒和葉氏關係好,而趙義兩口子平時和葉氏極少說話。不過他們夫妻倆都是老實本分的,和村裡人處得都挺好,一家人家庭和睦。此刻趙義也是出於同鄉情誼,畢竟人是群居動物,自己說不定什麼時候也會碰上需要人幫忙的情況呢。
葉氏回家便將這事兒同女兒說了,同時也將明天準備的請客計劃改變了一下。本來打算中午請張家人一併過來的,不過看這情況,恐怕要把請客的時間挪到晚上了。
好在買菜的時候多買了點兒,要不明天恐怕還得跑一趟。
這邊,他們正在討論明天要準備什麼菜,不想院子外突然傳來一道喊聲:“二嫂!你在家嗎?”
這聲音李錦書並不是很熟悉,不過葉氏顯然已經知道來者是誰了。她迅速走出去,抬頭就看到站在院子外邊兒一身深藍色衣裳的年輕人。。
李錦書也跟著跑出去,看到對方的臉才想起對方的身份——李家三兒子,李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