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逸把菜譜拿到手之後,當天便回去找悅來酒樓的大廚實驗了一下。果然,看著這些菜譜做出來的新菜味道好極了。他已經能預見,這些新菜上市之後會多受歡迎了。
賣菜譜的錢一拿到手,錦書便召集人手準備開工了。蓋新店需要有人負責賣建材,有人負責看守材料,有人負責監工,有人負責解決工人的伙食……因此需要的人手不會少。錦書盤算了一下村裡的哪些人可用,列出一張名單,足有三十人,按照各人的能力和水平分配工作。負責施工的工人則是她從縣城裡請來的專業的工匠。
村裡人看錦書關鍵時刻還念著他們,頓時都喜笑顏開的,被請到的人幹起活兒來自然格外賣力。為了方便解決大家吃飯的問題,錦書還特意讓食肆暫時歇業,專門空出來給幫工們做飯燒水。
與此同時,悅來酒樓的新菜也開賣了。就如同韓逸預想中的一樣,這些新菜一經推出立刻大賣。不過十天的時間,他就把自己當時買菜譜的本錢賺回來了一大半。
將所有工作安排好後,錦書便只負責監工。葉氏在家看著家,趙回便時常來替她。看著手裡地銀錢一天變少,而酒樓一點點地變化,錦書覺得心裡很滿足,即使每天都很累,也覺得值得。
看時機差不多了,錦書便把賣菜譜的事宣揚出去了。當仁安縣各大酒樓、食肆的老闆聽說這菜譜正是悅來酒樓最近新購入的菜譜後,便迅速趕到了明陽鎮。雖然一張菜譜要三百兩之多,可想到悅來酒樓的好生意,他們也只能咬咬牙直接掏錢。
五十份菜譜,一天時間便銷售一空。來得晚的便只能兀自悔恨。不過錦書可管不了他們是怎麼想的。眼下她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新店上。
當然,鎮上也有不少老闆想不通錦書的做法。畢竟如此大費周章建一家新店,對他們而言著實算不上明智之舉。
包括韓逸的小廝聽書也是這麼個想法。
“公子,這錦書姑娘究竟是怎麼想的啊?在鎮上找不到合適的店面,那就去縣城好了,怎麼偏要花這麼大心思在這小小的明陽鎮建一家新店啊?”
韓逸卻露出一個神秘莫測的笑容,淡淡說道:“你可別小瞧那個丫頭,她這個打算可是精得很呢。”
至於錦書究竟是怎麼考慮的呢?旁人暫時還不得而知。兩個月後,酒樓基本完工,只等完成細節方面的設計。
看著眼前的三層新店,錦書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她為新店取名為四時居,意為春夏秋冬四時美味皆在其中。
店名是錦書讓趙回寫的。反正她也不追求什麼名人效應,只要能讓人認得出來就行,更何況趙回現在那一手字寫得也挺不錯的。。
四時居一共三層樓,一樓大堂分為兩部分,左邊是普通餐位,有二人座、四人座、八人座,還有可供散客用餐的長方形餐桌和方凳;右邊是一張奇怪地大餐檯,錦書打算做自助餐。二樓是十二間雅間,每一間都有不同的名字;除了雅間外,還有一部分割槽域被設計成了卡座的樣式,環境也更加雅緻。三樓則是貴賓室,一共只有四間,不但可以觀景,而且空間很大,私密性比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