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上學堂

對於清水村的村民們來說,錦書此舉無異於給他們開闢了一條光明之路。以前,村裡哪家孩子想上學只能去鎮上的私塾,但清水村離明陽鎮畢竟有這麼長的路程,來往非常不便。像李運志和周文,當初在鎮上唸書時就住在鎮學堂提供的房舍裡,以免把時間都浪費在路上。可這些都是要另外花錢的。

而村民們覺得每天來回接送孩子太麻煩,讓孩子大早上和大晚上自己上下學又不放心,住宿,每天的花費不小,因此,很多村民不得不放棄讓孩子唸書的想法。但是,讀書人歷來地位崇高。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能滿腹詩書、甚至踏上仕途?退一萬步講,就算不指望他們考秀才狀元什麼的,能識幾個字也是好事,長大了找個營生就更容易。

因此錦書這個舉動才會造成這麼大的轟動。得到訊息的村民都迫不及待地跑到錦書家門口,七嘴八舌地追問此事。最後從錦書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他們才樂呵呵地離開。

因為建學堂是全村受益的好事,所以村裡人幾乎都參與了進來。就連不待見錦書的李家人也安排了李運生過來幫忙。

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學堂就完工了。新學堂建在河東岸村中心的一塊空地上,通風采光都很好。學堂共有三間房,兩間大的做教室,一間小的用來放一些教學用的東西。因為要請先生,所以學堂後面還另外建了兩套住房。雖然房子不是很大,不過臥室、廚房、廁所還是一應俱全。

教室外面是特意留出來的一片空地,也是為了方便孩子們課外做一些活動。為了不讓其他人打擾孩子們上課,錦書還特意讓人建起了一人高的圍牆。之後就是添置桌椅、買書、購入筆墨紙硯等一些教學用具,耗時差不多半個月。

等一切準備就緒,里正便召集村裡人開了個大會。

一開始,里正當然是把錦書一家好好誇讚了一番。當然,這一次村民們十分贊同里正的話,他說完之後大家還熱情地鼓掌來著。

最後就是說到上學堂的一些具體事宜了。這些都是里正和錦書商量之後定下的,現在專門提出來也算是給眾人立個規矩,免得以後有人有話說。

“這次建學堂的錢全是小錦出的,沒讓大家夥兒掏一分錢,但是我們也不能就這麼心安理得地享受。所以想去學堂唸書的,每個孩子都要收學費。當然,這個錢不是給我,也不是給小錦,而是給請來的先生的工錢。大家沒什麼意見吧?”

聽說要交學費不少人臉上的笑意淡了幾分,有人忍不住問道:“里正,那一個孩子要收多少錢啊?”若是太高了他們肯定負擔不起啊。

“這個我和小錦也商量了。咱們學堂有兩個班,一個教授那些只想多識幾個字的孩子,可稱作普通班;另外一個教授想考科舉的孩子,可稱為科舉班。普通班的孩子每月二十文,科舉班每月五十文。這兩年大家的日子也漸漸好過起來了,不相信這點兒錢應該不是問題吧!”。

里正說完錦書又補充了一句:“請夫子的花費肯定不止這一點,要是到時候大家交上來的學費不夠付先生的工錢的話,剩下的我會幫大家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