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趙回是天黑後才回來的,所以這事兒並沒有引起村裡人注意。天亮之後,糧食都已經在地窖放好,村裡一如往常。
韓逸已經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沒有露面了。好幾次錦書想找他說說水果的事,可悅來酒樓的夥計卻說他回了仁安縣之後便再沒有來過。錦書猜測他應該是去處理水車圖紙的事兒了,所以之後也沒有再找過他。
四時居的生意和平時一樣,所有人都有條不紊地做著自己的事。只是大約受了天氣的影響,最近一段時間客源有所減少。林掌櫃還專門和錦書說起此事。不過這也很正常,錦書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叮囑讓大家認真做事便好。
終於到了夏末。眼看清水河的水位線越降越低,村裡人也意識到了這天氣的不同尋常。好在田裡的糧食也快成熟了,所以大家的焦慮也緩和了不少。
等樹上最後一輪果子摘完,錦書也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誰了李運志卻在這時候找上門來。一番交談之後錦書才知道,原來他打算過完中秋之後便動身前往中京——夏國國都,所以特來和葉氏打個招呼。
李運志去年已經過了秋闈,打算明年二月參加會試。但仁安縣離中京至少有一個月的路程,所以為了避免錯過考試,許多考生都會在年前就趕到中京住下,再利用剩下的時間好好準備一番。
這沒什麼問題,葉氏不可能同他一起前往,所以只能叮囑他路上小心。錦書又拿了五十兩銀子給他,好讓他到了中京後不必擔心衣食住行,只管安心準備會試。
李運志說什麼也不要,神情嚴肅地說道:“上京的銀子我已經備好了,這五十兩我絕不能收!今次前來也只是想和二嫂打個招呼,免得二嫂擔心。”
葉氏勸道:“我知道你是個好的,小錦也不是故意拿銀子要打你的臉。但是去了中京後會遇上什麼事也說不準,多放點銀子在身上總是要放心些。你要覺得於心不安,那這些錢就當是二嫂借你的。拿著吧!”
李運志還想推辭,錦書忍不住開口道:“小叔,你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婆婆媽媽的了?我娘不是說了嘛,就當是借你的,日後等你考取功名,再如數奉還就是了。”
錦書知道,有些讀書人端的就是個氣節,所以李運志不收這錢也能理解。不過她也是念著從前在李家的時候,李運志對她們母女倆的種種善意,所以才會對他格外大方。如今看來,她這大方也算是沒白大方一場。李運志畢竟不是李家那些狼心狗肺的人能比的。
見葉氏和錦書強行要他收下,李運志只能千恩萬謝雙手接過銀兩。臨出門時,錦書突然想到韓逸曾經給她的那塊玉佩,便立刻叫住了李運志,自己跑回房間把玉佩取來。
“小叔,為了以防萬一,要是上京之後遇上麻煩,你可以拿著這塊玉佩,去悅來酒樓找韓家人求助。聽韓逸說他家的悅來酒樓在整個夏國境內都有分店,想必在中京應該也有些手段。你一個人離家這麼遠,到時候有什麼麻煩我們也幫不到你,能為你做的也只有這一點了。”
李運志感動不已,看著手上的銀子和玉佩,說話時都有些哽咽了。
“小錦,你的恩情小叔記下了,日後小叔定當報答!”。
錦書卻只是微微一笑:“小叔說哪裡話,我們是一家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