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辦了這個採摘活動之後,四時居又迎來了一波新客人。而且店裡還時常會有客人來詢問,這會員牌以後是否還會發放。掌櫃的將客人們的需求轉達給了錦書,錦書則將“新店開業當天會再發放兩百張會員牌”的訊息告訴了掌櫃。
新店開業當然說的是火鍋店。掌櫃的將這個訊息散播出去後,城裡不少人就盯上了錦書這家還未開門營業的火鍋店。每天都在打聽,這家店究竟幾時開門。而錦書卻一點兒都不急,將新店開業的事放到了一邊,轉而開始關心起洛城兩家新店的開業情況。
就在錦書的“採摘活動”結束後不久,洛城兩家店也終於開張了。林掌櫃和周掌櫃嚴格按照錦書的要求執行,從內部裝潢到夥計培訓再到會員牌的製作,每一步都不敢馬虎。
洛城兩家新店的規模雖然比不上中京城內的兩家分店,但至少比仁安縣境內的兩家老店要大一些。有了兩家老店加上中京兩家分店的“廣告效應”,洛城這兩家店的開業過程幾乎沒有出什麼大的狀況。與此同時,錦書也親自監督製作了五十張會員牌,派人送回了仁安縣,讓老店的兩位掌櫃也主持實行了會員制。
如此,開在三個不同地方的店瞬間被連線了起來,一時間“四時”二字儼然成了同行們眼中的傳奇。於是效仿起這個方法的人也多了起來。第一個效仿的人,便是韓逸。
韓逸是第一個跟著錦書為自家生意制定“商標”的人,而當他得知錦書在中京推出了會員牌之後,他也迅速將這個辦法用到了自家生意上。他這樣做的確贏得了不少客人,但是要想達到四時居的水準卻仍然差了一點。
要知道,錦書的成功不光靠這些經營手段,還有更大一部分是靠四時居本身就具備的實力。四時居內的點心、菜色那都是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光這一點就是不可複製的。雖說一個四時居不可能將夏國所有的客人都攬過去,但至少如今你問中京最好的酒樓是哪家,中京人絕對會回答你——四時居。這就是成功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國君與太后也成了錦書的“粉絲”。吃了錦書種的果子,喝了錦書釀的酒後,國君和太后久久都不能忘懷。但是因為他們不好親自出面,所以便時常藉著蕭玄亦的手,從錦書那兒買果子和酒。直到一段時間果期過了之後,太后吃不到那些果子了,心中還十分遺憾。
還在葡萄酒還是有的。因此倒讓從來不飲酒的太后,養成了每頓飯一杯葡萄酒的習慣。而後一直病痛纏身的太后,身體竟然也一天天好起來了。她自然會認為這些都是吃了錦書的果子,喝了葡萄酒的原因。
事實上,出自空間的東西確實帶了一點這樣的功效。特別是那些在空間內長大的作物,強健體魄滋養身心的效果更加明顯。例如釀造葡萄酒的葡萄,幾乎都是空間內種植的,所以效果就要比莊子上種的那些水果好很多。
但是其他人不知道,就連錦書本人其實也不怎麼清楚這一點。
田園小女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