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把火滅了吧!過來吃麵。”錦書笑著將麵條盛進大碗裡。
廚房的旁邊有一個小房間,房間裡有兩張桌子,平時在後面幹活兒的下人就在這裡吃飯。現在時間也這麼晚了,錦書便沒有將面端到前面,而是直接進了廚房旁邊的小房間。
“把燭臺拿過來!”錦書端著面走在前面,趙回拿著燭臺緊隨其後。
下人們都休息了,小房間內只剩下了錦書和趙回,就連許管家也不知在哪兒。
“聽說國君方才單獨把你叫走了?他叫你去幹什麼啊?”錦書一邊吃著面一邊詢問趙回。
趙回沒有隱瞞,如實說道:“他問了一些關於你的事,還有關於李家的事。”
“問我不奇怪,怎麼要問李家?”錦書自言自語地說道。接著她便將話題一轉,說起了那位韓大人,“你說那個韓大人是怎麼想的。韓逸應該告訴他不要把我說出去,可他為什麼偏要在今天提起來啊?”
趙回將嘴裡的面嚥了下去,頓了幾秒鐘才開口道:“或許是提早為自己鋪後路。”
“這話怎麼說?”錦書疑惑地抬頭看向趙回。
“如今國君對你越發關注,甚至這次還將宮宴的事交給你,日後定然也會知道是你造出了水車。而韓大人之前雖然有意幫你隱瞞,可若是讓國君或其他人先一步發現真相,那他定然會受到牽連,降職肯定是免不了的。所以今天你在宴會上,他正好說出來,也是以退為進。有你幫他說清,國君不是才罰了他兩個月俸祿嘛。”趙回解釋得非常清楚。
錦書聽完不自覺地點了點頭,“怪不得。看來這位韓大人和他侄子一樣,都不簡單。”
韓大人的侄子當然就是韓逸啦,錦書可是見過他的本事,所以才會有此結論。
談話間,趙回和錦書已經吃完了麵條。將軍府內已經十分安靜了,錦書也有些困了,便直接回了房間。
不過一夜時間,昨晚在宮中發生的事便被傳開了。不過這個時候,知道這事兒的也只有朝中大臣,還有一些與他們有關係的人。當大家知道,水車竟然是錦書造出來的之後,中京城內再沒有哪個達官貴人敢小瞧她。如此,錦書才算是真的被這個“上流圈子”所接納。
今日,四時居照常營業。錦書打算去店裡看看。誰知才剛到店裡,門口便傳來了一陣喧鬧聲。
雖然平時四時居門口就非常熱鬧,但今天這熱鬧顯然有些過頭了。所以錦書才沒忍住走到了門口,打算看一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結果還沒等她走到門口,就看見一位身穿內侍服裝的公公,手裡拿著一卷明黃色的東西進來了。正在吃飯的客人們都朝門口看了過來,二樓的不少客人甚至離開了座位,趴在了圍欄邊上看熱鬧。
錦書正奇怪呢,就聽那位公公忽然揚聲呼道:“聖旨到!”
一聽這三個字,四時居內外聽到聲音的所有人頓時條件反射般跪了下去。錦書也一樣。。
眾人低著頭,認真聽著公公念著聖旨的內容。因內容都是些晦澀難懂的古文,所以錦書也沒有聽得太懂。只在公公唸完旨後謝了皇恩,然後接過聖旨緩緩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