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大早,康王和曹保立都得到了一個壞訊息:太子完好無損的回來了!
“真是命大,居然給他們找回來了。”曹保立抬著手,讓夫人給他穿朝服,他眯著眼道:“可惜了,他們還向我彙報,太子肚子上刺了一個窟窿才掉進河裡的,這樣都能活著?哼!這幫兔崽子,定是想領賞,虛報了。”
“確實是命大。聽,是榠世子救了他。榠世子自己掉下河,游到了岸上,又找到了太子。榠世子如今已是瓦剌王的乘龍快婿,有他幫太子,太子如虎添翼啊。”親自來彙報的九門提督玉明琅,又賠笑道:
“昨晚世子和太子、太子妃,他們是一起回城的,進城的時候,門卒特意看過了,沒有太醫跟著,太子應該無甚大礙。”
“既然留他,那就留他眼睜睜的看著,自己頭上的帽子,是如何戴到別饒頭上。豈不是更有趣?”曹保立戴好了帽子,揹著手抬腳走了曹府。
太子和太子妃也出了太子府,太子不是去上朝,而是和太子妃一起回了東宮。太子將太子妃的手,握在手心裡,笑道:“你不用擔心,他們想要我的命,不過是為了讓我不要插手他們的事。那我就以退為進,如他所願。”
太子昨晚已經交代了一直在太子府等他的燕十一和沈從曦。沈從曦也趕緊回家,把太子回府的情況告訴了父親。太子落水,一晚上都杳無音訊。還有人傳,親眼看到刺客刺中太子。謠言滿京城的飛了一,支援太子的老臣們,急得都想親自去河邊找了。
一場以沉船結束的壽宴,不但讓謝睿樘歷了一次生死,也讓旁觀的人,看得心驚膽戰:若是太子這次回不來,康王不就成了儲君?
獻王前晚可看得清清楚楚:這可是家裡的刺客,老五想要老三的命!反正在船上,他也嚇出了一身冷汗,所以回來就稱驚了風,告假不去上朝。他也沒敢出去花酒地,只窩在獻王府裡,叫翡翠、胭脂到長風樓裡來唱曲。
獻王妃許莞平連自己前晚上,是怎樣回到王府的都不知道,只知道一切都太可怕了。她這次也是大徹大悟:只要王爺還好好活著,他吃喝玩樂、不思進取又如何?
誠王趁著進宮給母妃請安,到東宮去看了太子幾次。每次他想談談康王,太子都打斷他,就只跟他聊《資治通鑑》,海棠給他們做好吃的,也跟著聽他們辯論,還時不時插句嘴。
剛開始,誠王還不明白三哥的用意,後來回府想通了。他也每捧著《資治通鑑》看看,想著下次如何辯贏三哥。
“王者以民為,民以食為,能知之者,斯可以。”謝睿樘道:“秦之所以統一六國,背後有個隱形功臣是麥。當時秦國最早引種麥、興修水利,得以國力強大。
宋之所以富庶,人口大增,背後的隱形功臣是占城稻,佔婆國的占城稻,一年兩熟,養活了大量人口。有人,才有生產力。而現在,種麥種稻的土地,大多已經開發殆盡。”謝睿樘到這裡停了下來。
謝睿檳介面問道:“所以,我們需要新的糧食作物,養活更多的人口,支援鍋裡的發展?”
提到“新的糧食作物”,海棠忽然想起一件事,道:
“在月湖鎮的時候,曾經有一個福建人帶來了一種海外食物,叫做……地瓜,外皮是紅的,裡面是白的,吃起來有甜味,可以吃飽肚子。關鍵是非常好種,門前屋後,切下一塊芽頭,就可以種植。等到長出了藤蔓,隨便切下一截,插在土裡,就是一株新苗。”
“哦?那你怎麼沒讓我吃過?”謝睿樘笑著問她。
“大家都嚐鮮吃了,哪裡想到去種?我是好奇,拿了一個育了芽,種在屋後,沒想到,它自己長了一大片。你去的時候,我們都好酒好菜招待你的呢,沒想著吃它。下次若有人去粵閩,可以找一截苗回來就能種了。”
“我到粵閩待了幾個月,可也從未吃過。”謝睿檳想不出地瓜是什麼樣子的。
海棠笑道:“要去找山裡的人,他們沒地方種稻子,才會種這些食物。再加上種植並不廣泛,你們這些王公貴族是吃不到的!”
“三哥,我們要做這‘知之者’,才能得民心!我明白了。以前只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攜,原來對於治理下來,糧食如此重要。”謝睿檳感慨的,三哥的治國之道,總是能讓他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