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二章科儀威儀 輕勝一場

四周的道士頓時將心上的一塊石頭放下,本來打算藉機離開的,如今也準備留下來看兩家鬥法。這場比賽的過程遠遠比羅天大蘸更加吸引人。

陸通看著賢妃,有一些疑惑了,賢妃這麼為什麼要將第二場的比賽定在十天之後,科儀隔了兩天還好說,畢竟要搭建法臺,準備物品,這一個比劍有什麼好準備,竟然定在十天之後。

陸通心中雖然納悶,但是現線上索太少,實在難以斷定,他只能先打聽一下這次參賽的兩個選手的情況。兩派倒是沒有藏私,也告訴了雙方出戰的角色。

清丈那邊就是慧茗,赤霄則是一箇中年道士三妙。慧茗沒有什麼名氣,而三妙倒是的大有名氣,他年少之時因為曾受某知縣救助之恩,於是當了那知縣的護衛,那知縣遷為悅華府知府之後,遇到一件難事,悅華府迪山之中有一夥盜賊嘯聚,知府屢次派人圍剿,但是因為這夥匪徒太過狡猾,每次都是無功而返。

見知府為難,三妙於是潛入山中,用了七天時間,將三位賊首給刺殺。這些山賊沒有了頭領,降的降,逃的逃。後知府病逝,三妙看破紅塵,才到了這裡出家。

三妙能在數百人之中取敵人性命,自然有過人膽識和武藝。大家都看好赤霄,雖然他們不歧視坤道,但是認為坤道在力氣上已經輸了,更別說對陣的經驗。

而陸通不這麼看,他知道慧茗的來歷,她的祖上當初可是仗劍入軍營,讓太祖讚賞不已,那人作為太祖貼身侍衛的時候,魏朝和白藕餘孽派來的殺手沒有一次得逞。因為這個功勞,被封為安樂伯。

慧茗的劍術雖然自己沒有見到,但是安樂伯絕技袖中箭倒是學的七成了。

次日早晨,眾道士作完早課,就察覺到了襄國公的府軍已經撤離了這裡了,他們心中大石終於落下。

陸通帶著王天仁開始遊歷這赤霄十二峰,這十二峰古蹟繁多,其中最著名的還是相忘臺。

相忘臺在凌雲峰上,在找朝時候,畢公尚隨趙明王遊歷到了這裡,畢公獨自到了這裡觀賞。

他望著雲海翻騰,想到了人生苦短,權貴名利,不過朝露,如這雲海變化,不過瞬間,心中頓時大悲。這時候一個道人突然唱著一首道情出現:

“咄,咄,咄,茫茫大地如墨黑。休,休,休,世人盡到魔障頭。忍,忍,忍,弄盡聰明反作蠢。來,來,來,戰場白骨生青苔。”

聽到這道情,畢公想到自己戎馬一生,每夜夢迴,皆是屍山血海難以安睡,於是有了向道之心,在道人的點化之下,放下一切,留書明王,和道人從這相忘臺跳下,消失無影無蹤。

後趙朝國都給攻破的時候,有樵夫聽到相忘臺上哭聲如雷,有好事者準備一探究竟,但是卻在凌雲山中轉了很久,沒有找到前往到相忘臺的路。

接下來相忘臺出現了各種奇特的傳說,傳說越多,這相忘臺更加有名氣,附近有一句俗語,不到仙宮坐,先往相忘行。

而這幾天因為府軍封山的關係,四周的道人都惶恐不已,沒有多少人還有心遊歷赤霄,欣賞風景。

陸通站在相忘臺上,看著山中雲海翻騰,心中不為所動。而王天仁卻陷入一種迷茫的狀態,在來的路上,陸通已經和他說過了這裡的傳說了,這無意之中讓王天仁相信了雲海之中藏著秘密,需要自己發現。

陸通沒有打擾,觀賞了一下四周的風景,準備去看其他的地方了,他對神仙往事一點都不敢興趣,這種傳說不過牽強附會而已,他寧願相信畢公是無意失足摔死在這裡的,也不願意相信是隨仙而去。

陸通訊步遊走的時候,突然看著兩人走了過來,其中一個還是自己人的慧茗,另外一個人卻是一個穿著華富的少年公子哥,陸通看著兩人到來,也不管王天仁是否領悟了什麼,將他拉在一旁。

這相忘臺附近樹木茂盛,倒是適合隱藏,陸通帶著王天仁爬上一株樹,然後對他做了一個禁聲的手勢。王天仁納悶的點點頭,看著相忘臺那邊。

很快慧茗兩人就到了相忘臺,那個公子哥看看四周,輕聲說:“靈妹,經過我的查證,那《牧牛圖》果然已經失竊了,赤霄掌門還在暗地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