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0章 案件複雜了

浴池業唯一的中華老字號——華清池。

浴池是比較文雅的叫法,四九城就叫澡堂子。

人家跟你打招呼:「你幹啥去啊?」

你要說我去浴池洗澡去,人家準笑話你露怯。

裝什麼裝!

這玩意打老早兒就叫澡堂子,浴池都特麼是後來修了單間才有的叫法兒。

四九城的澡堂子始於元代,當時主要是由寺院僧人開辦,是供進香的信徒沐浴更衣的場所。

後來慢慢的演變成了一種文化,一種「潔身自好」的習慣,也成了一門生意。

這澡堂裡可不僅僅是提供洗浴服務,還有其他特色專案呢。

當然了,早先浴池只有男的才會去,還都是身份不高的,畢竟要坦誠相見嘛。

封建時期的大姑娘小媳婦兒怎麼可能在外面洗澡呢,臉面要不要了,名聲要不要了。

越是普及的,越是大眾的,越是低端的,這是經濟特性決定的。

澡堂子有什麼特色專案啊?

跟後世相比,正經的這種除了「上二樓」沒有,其他的啥都有。

比如洗、搓、敲、按、修……等等。

當然了,不正經的澡堂子也有,都集中在八大胡同。

知道大家都喜歡看一些不正經的,所以小小地說一下。

低端的澡堂子多是在王寡婦斜街,畢竟是外城了,屬於城鄉結合部,條件很一般。

當時這條衚衕集中了一些受南雞擠壓的北雞退居於此,開有許多家吃飯和睡覺的小客棧。

衚衕裡有個姓王的中年婦女死了丈夫,人家叫她王寡婦,她在這條街上開設的「王寡婦雞館」很有名氣。

所以人們一說到這個地方就會說:「到王寡婦斜街」,時間長了,就有了這個地名。

不過現在改了,叫棕樹斜街,王寡婦早沒了,那地方改成茶樓了,挺遺憾的。

高階點的有沒有?

有,比如一品香澡堂。

早先四九城澡堂的老闆多是來自冀省定興,一品香的老闆卻是位清真,所以在一品香匾額下方還專門刻有「清真」二字。

當年這家清真澡堂子真的是紅遍了整個大柵欄地區,許多清真都來這邊洗澡,就連京劇大師馬先生也是經常光顧這裡的。

有說法是澡堂的馬老闆與鼓界大王劉寶全是莫逆之交,經常一起遛彎兒、散步,然後到一品香泡澡。

下午了再一塊兒到兩益軒去吃飯,飯後再一起去戲園子觀摩楊小樓、餘叔巖的表演。

你瞧瞧,這就是藝術家的生活,多麼的枯燥乏味。

李學武當然不是藝術家,但他也想如此的枯燥乏味一下,畢竟高雅的藝術家都追求的生活,他想來一定是有可取之處的。

當然了,八大胡同那邊已經沒有不正經的澡堂子了,就算是有,李學武也不會去的,他是正經人的嘛。

再說了,現在去了也白去,人去樓空,只留下一些歷史殘骸了。

華清池就很不錯,原來叫小倉浪澡堂,後來賺錢了嘛,就升級成了四九城一流的浴池。

別的且不說,這裡的修腳是一絕的。

說到修腳,起源就更早了,殷商時代的甲骨文裡已經有‘病足"二字。

修腳業的鼻祖——智公禪師是周朝人氏,相傳周文王得了趾甲病,智功挺身而出,施以‘方扁鏟",刀到病除。

以上這段話不能作為史實參考,因為這是修腳師傅跟李學武說的,他全當樂子聽,誰知道是不是師傅在吹牛嗶。

修腳技術是真的好,可要說追溯到周朝去,他才沒有這個閒工夫去研究周文王到底得沒得甲溝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