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遺蹟並非源於工程師文明,且《異形》宇宙中還有許多“不入流”的文明)
然而,當極端分子們展開更加激進,且更加慘無人道的活體實驗之餘,也讓兵蜂、工蜂等成蟲異形成功找到了逃脫的機會。
這一連串事件,最終導致了忘川月上蟲災的全面爆發。
所以威蘭德·湯谷公司的總部,自始至終都對忘川月的局勢保持清晰的認知。
可他們不僅知曉研究的失控,更準備暗中策劃如何利用這場危機,以便從中獲取更大的利益和技術突破.
因為總部的核心高層,以及各大股東們,沒有直接聯絡殖民地陸戰隊,反而是動用關係強行壓下了這一資訊。
對於威蘭德·湯谷的核心高層和各大股東而言,忘川月及其四百萬殖民者,無疑是最佳的“養蠱”之地,和四百萬可隨意消耗的實驗素材。
只要實驗材料豐富,他們便能獲取大量的實驗資料。
這樣一來,研發出以異形為基礎的生物兵器,從而為公司帶來豐厚利潤、大賺特賺,同時也希望藉此機會,讓他們這群特權人士能夠成功突破壽命的枷鎖。
於是,威蘭德·湯谷僅派遣了兩艘私人武裝艦艇,以及六百餘名精銳傭兵,即公司的特遣隊奔赴忘川月。
兩艘武裝艦艇,外加六百名精銳傭兵
這規模、這數量,聽起來很少,甚至還不如主宇宙二十世紀末期的阿特拉斯武裝部門,但對於《異形》宇宙來說,可謂是一股極強的太空武裝力量。
像是《異形2》中,殖民地陸戰隊的編制就因常年戰鬥,以及協助殖民地去處理高危生物,導致物資和兵力都無法獲得快速補給。
營救殖民地的倖存者,並應對未知生物侵襲的陸戰隊居然僅有十幾人。
如果是阿特拉斯遭遇類似事件,必定會調動足夠的武裝安保力量,或者派遣更加專業的緊急對策(ABCS),或者快速反應(ARS)部隊進行處理。
由此進行比較,便可以看出威蘭德·湯谷公司,對於忘川月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
這兩艘武裝艦艇及六百名精銳傭兵,具備足夠的火力和作戰能力,達到全面碾壓駐紮在忘川月的陸戰隊戰鬥連。
除此之外,威蘭德·湯谷還派遣了更加專業的核心研究人員,以及生化人隨行。
這支私人軍隊的任務目標很明確,即利用公司高層的身份,獲取刻耳柏洛斯系統(擁有大量核彈的無人空間站)的控制權,以便對忘川月繼續實施全方面的封鎖。
而特遣隊的職責則是護送研究人員、生化人,乘坐夏延登陸艇前往忘川月地表,近距離觀察異形對殖民者、陸戰隊的屠殺,以及異形在成為一顆行星主宰至後,究竟會怎麼發展,又會怎麼進化。
只是,在《異形》宇宙中的人類太空載具,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款型,都需要以月,乃至年為單位進行航行。
倘若前往那些遠地殖民的星系,或是尚未實現大規模殖民,但資源稀有的行星,往返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因此,這也是為何《異形》宇宙的艦艇,甚至逃生艇上,都配備冷藏倉的原因。
航員們必須進入“冬眠”狀態,才能跨越不同的星系與行星。
當兩艘武裝艦艇及六百餘名特遣隊成員準備就緒,從離開月球啟程時,再到抵達忘川月的時間已經耗費了五十多天。
而在這漫長的五十多天內,聯合偵查部隊與太空野狼第14連,早已將忘川月打造成了帝國在「一五」宇宙中,負責統合事宜的重要前哨站。
異形不再是威脅,殖民者也開始重歸正常生活。
何況,刻耳柏洛斯系統也歸為人類帝國掌控,而太空野狼14連的艦隊,亦是趁這段時間完成了部署。
14連艦隊的主力由四艘巴黎級護衛艦、八艘菲德斯級護衛艦,以及四艘由塞倫涅改造的補給艦組成。
這些艦艇在技術與效能上都擁有出色表現,機動性、防禦性和運載能力亦是有所保證,而且還加裝了少量先行者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