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比方。
趙梓駱腦海裡現在是有《流浪地球》1、2的畫面。
可這種畫面叫什麼風格?
他不知道。
更不可能復刻《流浪地球2》建築的細節。
他個人覺得,破球2是重工業近未來風格。
可這種風格他略有涉獵,要想真實,就只有一個標準——細節!!
暴露的齒輪,管道,建築外形,太空電梯基臺……這些東西細節不夠,就會顯得空洞蒼白。
可怎麼堆這些細節?
齒輪怎麼排有美感??
管道怎麼列才不會覺得亂七八糟?
建築外形的總體風格是什麼?像一個移動工廠?還是像現在的水泥工廠,將高科技放在內部?
林林總總,不是在科幻界浸淫幾十年的人,給了劇本也拍不了!
科幻電影的場景,是所有電影中……王冠上的明珠!
地球上美國也說過類似的話:美國的科幻才是科幻,其他國家的都是過家家。
就是因為他們有親自登月的經歷,做出來的科幻場景就是逼真!
其他國家做不到。
科幻電影,也是一個國家航空科技發展的側面對映……所以,當地球上中國航空科技有了大發展之後,才能出現《流浪地球》這樣的影片。
正因為如此,趙梓駱才選擇先發行書籍,培養市場。
等讀者多起來了,再集思廣益,搭建場景。
可是!!
影視和文字是互通的!!
有文字積累,影視爆發的先例,比如哈利波特。
同樣也有不少影視爆發,文字接著爆發的先例!
他對牛春山簡直太有興趣了,立刻問道:“那你是因為回國後沒有施展空間,這才選擇做了科幻世界的總編?”
牛春山點了點頭。
“那……你的功底還在嗎?”
牛春山心中掠過一個荒唐的想法,回答也認真了起來:“說實話,肯定丟了不少。”
“但華國這樣人我都認識!”
趙梓駱終於圖窮匕見:“如果……是《侏羅紀公園》的場景呢?”
一開始就小破球,難度太高了!
而且,在他的計劃中,《侏羅紀公園》和前面三部關係其實不太大。
等人類都開始開發侏羅紀公園的時候,什麼執劍者,面壁者……這些都早成為了過去式。
可以單獨拿出來作為練手作品。
牛春山聲音都激動地有些發顫:“我一個人肯定不行!”
“這是華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第一次對科幻場景的挑戰!”
“我們需要一整個美術團隊!”
趙梓駱笑道:“洪江影視城,有興趣來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