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章 中山王府來人

“沒有,中山王府的人瞧病還得鐵甲軍護衛?”紀五徹底糊塗了,不停撓著腦袋。

況鐘的聲音緩和了幾分:“哦。那好,我知道了。”

況鍾聽說只來了五個人,沒有鐵甲軍包圍住宅,這說明問題不像他想的那樣嚴重。

“你先別出去,我出去看看,如果有什麼事發生,你不要管我,帶上你妹妹,有多遠走多遠,永遠不要回頭。”

況鍾說完,凜然慷慨地走了出去。

要逃?為什麼要逃?

他頓時感覺腦子裡好像炸裂了一般,他似乎一瞬間想起了什麼,可是似乎馬上就要觸到那記憶時,腦子裡就痛的死去活來。只要不去想,頭痛就會慢慢消失。

紀五低聲請示道:“少爺,那我去告訴劉媽,給小姐做些準備。”

“不用。”

況且另有一番計較,就算真出了什麼掉腦袋的事,一家人也要在一起挨刀,決不能拋下父親獨自逃生。另外他雖然覺得此事太蹊蹺,但和父親想的可能完全相反。

“那我去看看老爺。”紀五又問道。

“走,我們一起去吧。”

況且說完,自己先走出去,向外面招待客人的廳堂走去。

剛出房間門,就看到父親往回走,一臉的輕鬆,外加無法掩飾的喜悅。

“況且,是中山王府的小王爺要請你去下棋,王府的人是來接你的。”

“下棋?”

況且恨死這位小王爺了,不知道嚇人會把能把人嚇死嗎?真是沒教養的孩子。

中山王府就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後代,明朝的制度是異性不得封王,這一點是跟漢高祖劉邦學的,朱元璋的案頭書就是漢書,最崇拜的就是劉邦。

不過,武臣可以封國公,而官員死後,朝廷按例是要按他死前的品級提高一格,成為封贈,算是此人最後蓋棺定論的勳名。

所以國公死後,可以封王,徐達生前封魏國公,死後就封增王爵,即中山王。這就是所說的生公死王。後代也可以打著祖宗的封贈,頂著王爺的虛名過過癮。

中山王府這一支並非如此,他們無論在世人眼裡還是朝廷眼中,都和真正的王府差不多,連府邸都按照親王府的規格修建。實非其他國公可以相比。

這也是有原因的,朱元璋取天下,徐達功勞最大,可以說是他的韓信,朱元璋稱帝后,對徐達仍然是大哥長大哥短的,從不叫他的名諱。魏國公在諸位國公面前自然具有特殊地位。

朱棣於燕京起兵反抗朝廷,徐達的兩個兒子各自為陣,走上了對立的道路。

當時的魏國公是徐達的長子徐輝祖,襲父爵為國公。他力主建文帝削藩大計,忠於朝廷。

徐達的小兒子徐增壽因廕襲父親的功勞資歷,也官至左都督,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他卻因姐姐嫁給燕王為妃,自己也跟燕王情感相投,就暗地裡把京城動向都通報給朱棣,當了潛伏在建文帝身邊的高階間諜。

後來事情敗露,建文帝還因徐達的功勞,不忍心治他的罪,只是把他軟禁在宮裡。

朱棣攻破南京城的最後一刻,建文帝怒火攻心,覺得都是徐增壽引狼入室,自己才遭此劫難,憤怒之下,親手持劍砍殺了徐增壽,然後率領一眾太監出逃。

徐輝祖在燕軍入城後,還親自率領家丁進行巷戰,後來知道無法戰勝,只好逃到郊外父親的墳塋旁的草廬裡,避不見朱棣。

朱棣因王妃的關係,也不願意治這位大舅哥的罪,就親自帶人去看他,想給他一個臺階下。孰料徐輝祖見了他一言不發,只是在兩人間的石案上寫了一行字:

吾乃大明功臣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