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遠的想法得到了認同,他雖然不想說,可能跟他討論的人就只有韓非一個人了。
他把那個懷錶遞給韓非說:“這個是從她的屋子裡找到的,我看著像是男人的東西,可是王業說我父親不用這種東西。”
韓非接過去看了一下,他看的甚至是要比張志遠更多一些,看到後面的那個名字的時候說:“這個寫法不像是正常的寫法,帶有很濃烈的個人風格,像是誰的簽名刻在上面的,而且這個懷錶是個老物件,至少也有一兩百年的歷史了。”
他每天都在跟檔案打交道,知道一個人正常的寫字和簽名的時候是不一樣的。
張志遠點頭說:“你有什麼想法?”
韓非:“這個要麼是夫人的簽名,要麼就是別人的,這屋子裡有沒有夫人的字,我看一下就知道了。”
張志遠看著那個鋼琴說:“琴譜上面有。”
他剛剛翻過琴譜,發現上面有些批註,應該是阮紫寫上去的。
韓非就把懷錶給了張志遠,自己去看了一下琴譜,看完以後就更加驚訝了:“那個名字不是夫人寫的,是別人的字型。
還有,這個琴譜上面有很多改動,是糾錯。
這是幾十年前的東西,那個時候的琴譜一般都是從國外流過來的,被倒了幾手都不知道,還有一些錯誤的地方,有些音符是不對的。
但是這個上面的改動都是把錯誤的地方改過來了,說明夫人在這個方面是專家,能看出這樣的錯誤,這不是學幾年時間就能掌握的。”
很多曲子,很多地方,有的只是錯了一兩個音符,聽上去是不會有區別的,韓非知道是因為他在這個方面是專家。
他這個時候才想起來:“我小的時候聽你母親談過鋼琴,很好聽,就是因為在深處裡的記憶影響,後面我才去學了鋼琴,我學了十二年,可能還沒有你母親厲害,她這個樣子肯定是從小就學習了。”
可這太不對了,一個尋常人家,被那個時候還不算是名門的張家都嫌棄的家世,怎麼可能從小就接觸這樣的東西呢?
還有書架上的那些書本,就算是喜歡國外的,那國內也是有翻譯的版本,一般人都會選擇自己熟悉的語言看書,這樣會讓人感到親切,也更能體會書本里的知識。
阮紫這邊買的都是原本,那意思就是她認為英文要比漢字更容易讓她理解,更能讓她感到熟悉。
這個對於阮紫這樣的人的來說就很不正常了,太矛盾了。
韓非現在是理解了張志遠為什麼要讓他過來看這些東西了,是真的很不正常。
張志遠說:“我父親沒必要在我這裡撒謊,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其實也不知道這些,或許他後面看出來了,可是他也不清楚是怎麼回事,所以就沒有跟我們說這些。”
韓非覺得這樣的猜測是最合理的,就問:“要不要打電話給他,問一問是怎麼回事?”
張志遠搖頭說:“不用,他既然走的時候都沒有跟我說這些,也說明他不想知道,他喜歡的就是他認為的那個阮紫。
不然我不相信他來這邊看了這麼多次還沒發現這些不對勁的地方,發現了可是你們不知道,那就說明他沒有要查下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