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內心忍不住「咯嗒」一下,臉色變得有些複雜。
龍六感知到龍七的變化,有些關切地握住了她的手:「阿姊,怎麼了?」
「沒事。」龍七抿嘴,免為其難地笑了一下。
龍六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也陷入了沉思。
今天到底是蕭喜雨小朋友的百日宴,不好的事兒不宜多談以免掃興,很快眾人就轉移了話題,開始聊起其他事情,舉杯助興。
觥籌交錯幾番來回氛圍也就熱鬧起來了。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宴會途中,竟然有不少外鄉人前來獻寶道賀。
說到這個,這算是古人一種自薦的方式,闢如唐朝寧王在家辦宴席,很多能人異士會藉著宴會道賀之名毛遂自薦,有的商賈或賢人舉家搬遷也會先跟當地主人獻瑞以期混個臉熟。
今天,觴王府百日宴就遇到了四五個如此的人,其中兩位是有名氣的文人,送來的是自己的字畫。
中途崔秀還給他們說了不少好話。
「這兩位是我當年的同窗好友,一位青葉兄,另一位支流兄,他們學問好為人謙卑好為人師,是不可多得的教書育人之才。」
李葉舞聽明白了,這是崔秀為學堂正兒八經招募的夫子啊。
對於有學問的人加盟太闔州,他們當然不能拒絕。
「立刻安排二位貴賓上坐。」蕭九兮爽快地給安排入席了,而且因為第一次有人投誠,他格外的高興。
雖然面前的兩人興許不是什麼大人物,但是對於蕭九兮來說意義還是不一樣的。
要知道以前的太闔州可是人人避之不及的瘟神之地,神佛都懶得來的那種。
今兒有人主動來投誠,多麼讓人感動啊。
蕭九兮這邊感動不已,青葉支流兩人又何嘗不是。
他們已到而立之年,二十一載寒窗苦讀,已參與七次會考,可惜每次都名落孫山。
礙於生計,他們只能毛遂自薦去給人當幕僚門客,然而像他們這般的認又何止百千?甚至比他們更有功名更有家室的也都只能當幕僚門客,更別說他們。
就在日子越來越難過的時候,崔秀給他們去信了。
說了太闔州如何好,觴王如何賢名,這裡的書院如何急缺他們這樣真正飽讀詩書的人才云云。
青葉支流被說動了,再一碰頭確定彼此都有意向去太闔州看看,便結伴而來了。
沒曾想正好碰上百日宴,且是外頭這與民同樂的萬人長桌宴就已經把二人震驚,再仔細一問,老百姓這是真真為觴王高興,而不是為了薅觴王羊毛而假裝高興。
他們更有信心了。
不過他們是對太闔州有信心,而非觴王。ap.
畢竟他們也不是什麼大人物,雖然有崔秀力薦,但觴王若看不上崔秀再力薦也無濟於事啊。
誰知觴王卻真的接納了他們,甚至還立刻安排了上座。
這可是他們從來沒有過的待遇,兄弟倆都有些激動,看向崔秀的眼神充滿了感激。
崔秀淡定地衝他們點頭,心道現在你們就激動了,等看到書院只怕你們會激動得暈厥過去。
兩位文人來了沒多久,又陸續來了三個陌生的外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