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落哥有點莽撞,dg知道你酒桶不在附近的,真要一打二嗎……”
“啊?”
解說席上,管澤元的一聲“啊”讓旁側的王記得閉上了嘴。
寶藍則是一臉澹定的看著螢幕。
這……不是基本操作嗎?
以前他跟李落搭檔的時候就經常會碰到類似的情況。
那種就好像自己很呆的感覺至今還歷歷在目。
李落在賽場上的一打二集錦已經不少了。
可按理說,這兩年的版本已經很不利好d了。
以前你dc可以一打二還說的過去,現在想要一打二,就必須得在刀劍上舔血才有機會。
李落……是怎麼敢冒著被盧錫安q到兩下的風險還這麼上的啊?
“這傢伙……”
看著眼前的黑白螢幕,原神哥表面上沒什麼波瀾,心下對李落的忌憚卻愈發濃郁。
敢打敢拼,和選手的性格有關係。
英雄聯盟這個遊戲,當玩家在“操作”與“後退”之中去做選擇時,本身就帶著一定的賭性。
賭自己的運氣好一點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那就是賭自己這波操作不會犯下失誤。
然而大多數選擇賭的選手都只做到了前者,卻無法保證自己做到後者。
職業選手的個人能力雖說和普通的玩家不在一個量級上,但職業選手終究是無法擺脫人的範疇的。
拋開個人身體的因素以及精力的因素不談,哪怕這是bo5的第一局,哪怕選手們的個人狀態都剛好處在巔峰,但想要最大限度的避免失誤和熟練度脫不開干係的。
讓原神哥疑惑的正是這點。
你李落在s7之前籍籍無名,此後打職業的幾個賽季中,但凡是在記錄上的號加在一起所打的rnk也只能說是最刻苦的選手之一而已。
也就是說,達到這種rnk量的選手並不是只有李落一人。
但你憑什麼在極限操作的時候幾乎能做到零失誤啊?
原神哥平日裡很少打rnk。
他覺得rnk訓練對實力沒有太大的提升作用。
因為在原神哥眼裡,英雄聯盟本身是一個不確定因素極多的遊戲。
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對位英雄、不同的時間節點以及當時所擁有的裝備,各種各樣的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細微的操作情況。
所以原神哥認為,與其每天去透過大量的rnk嘗試磨練自己的肌肉記憶,不如去多分出時間研究這個遊戲的核心,用腦子去玩。
哪怕是玩了幾萬把某個英雄的絕活兒哥,也會出現失誤。
想形成所有場景下的肌肉記憶,需要打多少rnk?
一個選手有那麼多的時間嗎?
答桉顯然是否定的。
但李落,卻在朝著原神哥所信奉的理念發起衝鋒,他在試圖顛覆原神哥對這個遊戲的訓練思維。
憑什麼?
他是怪物嗎?
原神哥並不知道的是,對李落而言,眼下不管是rnk還是比賽,比起神話版本後的dc所遭受到的環境來說,強度都差得多。
用王者選手誤入白金分段作為比喻可能有點誇張。
但就壓力而言,和王者分段的玩家打鑽石局差別不大。
注意,這裡提及到的,是心理層面上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