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了早餐,張月姐弟二人在桌子前看著酸與上的地圖,計劃著翻越太行山的道路。
“這麼窮的縣城,為什麼咱們居然在這裡呆了一天啊,山上不是也沒什麼東西嘛?”
張月邊看地圖邊無聊地說著,“毫無收穫啊,這裡肯定不是國內異象頻發的源頭,甚至連線索都算不上。”
“的確是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但是你看看你床頭放了個什麼?”張文提醒了一下,張月才發現了一個奇怪的頭盔擺在枕頭旁邊。
“這東西是什麼?我什麼時候有個這麼奇怪的頭盔了?”張月一邊說著一邊把頭盔拿了起來,“好輕!好東西!”
“你忘了?這是你從馬成山上撿的啊。”張文補充到。
“這個也不錯啊,看來板城縣和馬成山一行還是有所收穫的嘛,可惜我把昨天的事情都忘記了。”張月絲毫不覺得他遺忘了一天的事情有什麼奇怪,兩個人就這樣把昨天給跳過了。
“那下一步呢?馬上要翻越太行山了,咱們先去山下找個縣城落腳,準備一些必需品吧。”張月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海山錄》的地圖上。
“其實這馬成山已經是太行山脈的一部分了,只要從這裡翻過去再走不遠,就是河東道。”張文指著地圖解釋道,“但是別又忘記了咱們的目的並非旅行那麼簡單,探查出一切和山海國內產生的異象有關係的線索,才是最終目標。”
“嗯,對。”張月再次在腦海裡強調了一次,他出行的目的是找尋異象頻發的線索,“那所以呢?下一步打算怎麼行動?”
“我覺得你應該去太行山脈之首——歸山,與那裡的山神交流一下,它一定會知道一些什麼的。”張文說著自己的計劃,“下面向著西南方向去五回縣,翻越那裡的歸山之後,很近的地方就是河東道的一個縣,叫做飛狐縣,這樣的路線大概最適合你這個沒什麼體力的小少爺了。”
“好好好,我沒什麼體力,鍛鍊一下不就有了嗎?”張月敷衍道,“你體力好行了吧,真沒勁。”
“哈哈。”張文笑著對張月說,“好了好了,不打趣你了,咱們現在就出發吧,你收拾一下,我去門口等你。”
說完,張文便離開了房間,張月很快收拾好了東西,把那個輕巧的頭盔掛在來腰帶上。他覺得這個頭盔真的應該是一個寶物,雖然不是奇畜化成的吧。
下了樓,張月正巧看到張文在和門外的一個老頭說話。靠近一聽,原來那個老頭是一個說書人。
“老先生,您要給我說哪段?”
張文正在和老說書人說這句話,看樣子這說書人要給她說上一段。
“說一段更遠的西方,人與樹林裡的精靈爭鬥的故事吧?還是更想聽人類齊心協力對抗冰凍的怪物的故事?”老說書人微笑著,似乎什麼都懂一樣。遙遠的西方有著什麼,他又怎麼能知道呢?估計是瞎編的罷了。
“我想聽聽您這本地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啊,傳說或者奇聞之類的。”張文果然還是務實,這時都在打聽當地可能與異象有關的線索。
“這個啊,這可沒有什麼可說的,我們這個窮鄉僻壤的,能有什麼故事?”
老說書人哈哈大笑,“小姑娘你還真是奇怪。”
“那就算了,我現在並不想聽書啊,是您突然叫住我問我想不想聽的呀?”張文反問道。
“哎,那就不說了,我去別的地方轉一轉吧!”老說書人說完這句話,扭頭便離開了。慢慢走遠時,嘴裡還一直吆喝著:“奇旅者走不完天南海北,偉學家看不盡蠅蟲鯤鵬,掘墓人觸不到怪魔鬼神,好聽客聽不懂英雄小丑……”
“怎麼了,走嗎文文姐?”
“走吧,那個說書人突然叫住我問我想聽什麼不,急著趕路我也不想聽書,咱們還是快走吧。”
張文說完,就和張月一起,走出了旅店,去找向五回縣去的馬車了。
“您二位慢走!”店員的聲音從他們二人的背後響起。
姐弟二人就這樣再一次坐上了前往遠方的馬車。
“啊,感覺這幾天好累啊,總覺得休息不夠,就一直趕路,頭都有些疼了。”張月在馬車的顛簸下,即使是剛剛起床不久,也依然感覺渾身疲憊。
“哎,我忘記了月月你在易縣那邊還折騰了許久,也沒有正真地休息一下,就一直在趕路了。”張文現在想來,張月在易縣和萬家兄弟二人還有杜氏父子以及程澈周旋了一天,第二天解決了問題不久便離開了那裡。如今在板城呆的一天似乎也是在四處調查,的確沒有好好地恢復精力。
“那這樣吧,到時候到了五回縣,咱們先休息一天,之後再去翻歸山怎麼樣?”
“好啊好啊!我得趕緊恢復恢復,這兩天又是和人打架,又是四處調查,真的挺累人的。而且這路上的顛簸也讓人不舒服,這邊的道路可真是不平啊。”
“對了,我聽說,在五回縣那邊,他們有一項與眾不同的特產噢。”
“特產?又是什麼特產?不會還是奇畜的肉吧,那我可不吃。”張月還沒從“易縣三寶”的陰影裡走出來。
“別那麼敏感啦,他們五回縣的特產可不是吃的。而是——養鳥!”
“養鳥?”張月有些搞不懂了,“養鳥算什麼特產?”
“這你就不懂了吧,太行山上樹木叢生,許多好看,叫聲好聽的鳥都可以養起來做寵物噢,每年皇帝生日的時候,河北道的總督,都會把一隻五回縣養的最好看的鳥和一隻叫聲最好聽的鳥,當做禮物進貢到長安去呢。”
“我已經有小小了,我才不需要新的寵物呢。”張月一邊想著,一邊摸自己的懷裡,“不對!我的小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