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倆在店裡的表現確實很棒,然而——
“姨姨她們還是學生,要上學的。”
現在實行單休制,每週六天工作日,只有週日一天休息。
不管工人還是學校都一樣。
因此,呂家姐妹今天有時間跟著父母來湊熱鬧,做了一次導購。
小孩兒恍然大悟哦了聲,問姐妹倆,“姨姨,上學好不好?”
“挺好的,可以學習知識,能認識很多同學。”
姐妹倆年紀都不大,也不嫌棄兜兜是個小孩兒,見小孩兒對上學充滿了好奇,便和他聊了起來。
林援朝想起抱著個盒子和一捆老紅木離開的禹思琪,問道,“小簡,之前那位女同志是不是買了幅繡品走了?”
“是。”
工作間有好幾幅繡品,安裝這些繡品的屏風架和框子都是透過林援朝介紹的師傅定製而成。
因此,對於他的提問簡月嵐也沒想著隱瞞。
“買的哪一幅?”
“蝶戲牡丹。”
林援朝的臉頓時垮了下來,“之前我讓你賣我,你不賣,她出多少錢?”
“比你出的價格高。”
具體數額簡月嵐沒說,但林援朝懂了,他深深吸了口氣,還是沒憋住來了句,“只恨我的主家不夠有錢。”
但凡有錢點,就可以把那幅蝶戲牡丹拿下了。
“你那幅日出東方賣不賣?”
“不賣!”
老爺子一聽急了,趕緊接話,“那幅繡品你別想,是我的。”
“啊?”
林援朝一臉愕然,“您要日出東方幹什麼?”
“我欣賞。”
好傢伙,這個理由可真是有夠正當的。
正當的林援朝無話可說,只能跟簡月嵐道,“這樣,你抽空接一幅繡品行不行?要蝶戲牡丹那個尺寸。”
“接不了。”
簡月嵐果斷拒絕,“我接了買繡品那位女士的定製,兩個月內得給她做出三件成衣來。”
真心沒空接繡活。
柳嬸嬸她們對定製感興趣,好奇問道,“定製的什麼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