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章 道

“老大,我們朔月可不需要他這種鼠類!”熾目不滿地說道。

“他只是一枚棋子而已!”月夜冷冷地回到,“準備下,我們要行動了!”

……

兩個月後,雲清峰後山,秦淵一身白色道袍,正雙眼微閉曲膝盤坐。自從上次受傷以來,師父史不通每日以真元為其療傷,短短兩個月便另他恢復如初。

“氣由心生,如蛟龍貫海;境由氣凝,如海底撈針。”秦淵沉吟著這句口訣,絲絲氣息匯于丹田。

“嗯?”秦淵睜開雙眼,“為何每每氣貫丹田,便如入無底之洞,消失的無影無蹤。”上次與大師兄一搏,自己體內分明有真元迸出,而此刻卻絲毫感覺不到。

“秦師兄,”銀鈴般的聲音響起,秦淵打斷思緒循聲望去。易如曉如風中搖曳著的花朵,偏偏而至。這陣子,每隔三五天易如曉便來雲清峰看望一次秦淵。

“如曉師妹,”秦淵輕輕喚道,露出燦爛的笑容。

“師兄不在屋裡歇著又跑出來修煉了!”易如曉不滿地嘟著嘴說道,調皮的眼睛眨巴眨巴。

“哈哈,”秦淵爽朗一笑,“師妹,老是躺著可把我悶壞了,況且如今我已經痊癒了,也該出來活動下筋骨。”

“嘿嘿,”易如曉壞壞一笑道:“師兄,聽師叔說你修道月餘便達清境了,比周大哥還要厲害呢!”

“清境啊,”秦淵眉頭微皺,坦言道:“可是我現今連一點氣息都感覺不到,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嗯?”易如曉見秦淵認真的樣子,緩緩道:“不該呀,按理到了濁境便可以打通體內經脈,氣息如虹了。大凡達到清境,便是悟到了半點天地之道。”

“悟到天地之道?”秦淵疑惑地說道。確實,秦淵對修道之事知之甚少。本來,史不通是想等秦淵練出氣來才與他講解。可是之前秦淵並沒有練出氣來,所以秦淵對修道懵懂的很。

“師兄不知道嗎?”易如曉眨巴著眼睛,“我說與你聽。”

“修道分濁境與清境。濁,便是混沌不清的意思,也就是說只能感悟自身,而不能知曉天地。相反,清便是通曉天地之道的意思。濁境與清境按悟道深淺,又各自分為風、神、道三個階段。若是初修道之人,等他氣息逐漸強大,經脈皆盡打通,便可到風濁之境。此時,雖然體內氣息強大,但是還不足以形成真元。要待到神濁之境,不光是對自身的身體有了完全的領悟,還對自己的精神有了強大的控制,才可以形成有實體的真元。不過,此時的真元太弱,且不能長久維持。真元對修道之人可是萬分重要,可以說真元的強弱決定了一個人修道的修為。”易如曉見秦淵若有所思的樣子,繼續說道:“神濁之後便是道濁了,大凡修道之人到此便會遇到瓶頸。有人終此一生也不能再有突破,而有的人卻可以瞬間領悟。這便要靠各自的天賦了。不過,就算突破了,到了清境,才是修道的最難處。”

“最難處?”秦淵聽著覺得入了神,默默唸道。

“嗯,濁境是對自身的瞭解加領悟,是將自身所蘊含的潛力全部發揮出來。可是清境卻是要去參悟天地,去利用天地之力。所以清境的每一個階段都是非常難以突破的。像我十五歲時便達到風清之境了,雖然道力在每日見長,可是離神清之境還差的遠呢。道清就更加遙不可及了,或許要過個一百年了。”說著易如曉調皮地一厥小嘴,微微一笑。

“一百年?”秦淵一愣,“凡人能有幾個活到一百歲?”

“呵呵,”易如曉聽罷開心地笑道:“師兄初來不周山有所不知,我們修道之人大凡能活到三百歲以上。”

“三百歲!”秦淵一驚,不過隨即想到,師父史不通也是一百多歲了,卻看上去像是五六十歲左右的樣子。

“哦,對了,師兄,”易如曉繼續喃喃地說道:“大凡修道之人到了清境,便可以運用天地之力了。不過,這需要去學會控制真元的方法。”

易如曉見秦淵聽得愣愣的,繼續道:“也就是各種秘笈。所學秘笈不同,真元的威力發揮便有出入。比如兩個人同是風清之境,有人修煉劍訣,有人卻是修煉五行之道,那麼他們所能控制的真元形態就各異了。風清之境,修煉了秘笈便可以御空飛行,可是若不曾修煉過此類秘笈,便是不能飛行了。師兄,我想你感覺不到體內的氣息,定是和不曾修煉過秘笈有關。”

“哦,原來如此,經師妹一講,茅塞頓開啊!”秦淵朗聲笑道。

“嘿嘿!”易如曉壞笑著,兩片臉頰微微泛紅,喃喃道:“師兄,我跟你講了那麼多,你是不是應該補償我一下。”

“師妹,”秦淵撓了撓頭,“你師兄可是沒有半點銀兩啊!”

“不用、不用,”易如曉調皮地說道:“師兄陪我去泛舟就行了。”

“泛舟,”秦淵微微一笑,“下山可是要師父老人家同意的。”

“這無妨,”易如曉嘴角上翹,滿眼的歡喜,“我去與師叔說,他老人家定會同意!他老人家現在可高興著呢,門下一下子冒出兩個清境弟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