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庫裡不少雜書雖然是抄本,但可不是尋常的勢力能夠找得到的。
論底蘊,還得是朝廷。
這些書也許對旁人無用,但對李銳卻是如獲至寶。
他漸漸發現,翻閱經典對練武大有裨益。
當然,主要還是因為他的悟性遠超一般人,否則翰林院那些窮經皓首的老夫子不人人都成了老神仙。
“夫天地萬物皆因氣以成形,故知氣在人中,人在氣中。氣聚即生,氣亡則死。善行氣者,內以養生,外以卻患。”
李銳翻動手中道經。
他一個七十歲的老頭,練武是為了作甚?
還不是為了多活幾年,有誰會嫌命長。
武道殺技只是其次,延年益壽、求仙問道才是根本。
他其實不是很擅長打架。
之前九品和八品,說到底都是凡人的強身之術,到了七品才算是真正的窺到門徑。
真氣妙用無窮。
先不說別的,七品武者,只要無病無災,壽一百五十載。
這放在前世已經是真正的老神仙。
可夠嗎?
李銳覺得還不夠,只有真正經歷過衰老的人,才會明白活著的重要性。
年輕的時候可以慷慨赴死,可臨了了,卻更想活。
“古有彭祖,傳言千歲,色如童子,步行日過五百里,能終歲不食,亦能一日九食。”
望著古籍中關於彭祖的記載。
千歲
李銳心嚮往之。
黃昏。
下了班,李銳吃了飯,回到房間。
盤坐在團蒲上,真氣再度流轉。
到了柳筋,鍛鍊體魄固然重要,養氣走氣也一樣不可少。
“六品龍門,重在養氣。”
“真氣成形,方為魚躍龍門,從此海闊天空。”
他現在的龍形和仙形都還只是雛形,距離真正的成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不能懈怠。
就在玄清氣遊走到第九周天時——
忽然一股涼意自天靈落下。
李銳只覺得頭腦空前的清明。
“醍醐灌頂!”
“又是頓悟!”
他瞪大眼睛,完全不敢相信,練著功,竟然又一次進入到頓悟的狀態。
時不可追。
李銳趕忙閉上眼睛,白猿披刀的功法在他腦海中不斷推演。
恍惚間。
他看到一隻老猿孤身靠在一棵無比巨大的大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