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李大人,您來啦?”
武庫一個年輕人一看是李銳,小跑著從樓裡迎了過來。
“小劉呀,怎麼不見田管糧?”
李銳揹著手,笑容和煦慈祥。
他雖然升了官,不再擔任丁字號武庫的管糧,但身為老領導,又是個愛翻書的人,時常會回來看看。
對此,新一任管糧很是歡迎。
無他。
李銳是升官,又不是平調。
新任管糧只要不是腦子進水都不會招惹一個比自己整整大了一級的官員。
要是平級,那情況可就不好說。
之前就是武庫士卒的劉姓少年咧著嘴:“田大人一般午時才來。”
“這樣呀。”
李銳點了點頭。
這種情況不僅在安寧衛,在整個虞國官府都很常見,下屬必須按時點卯,但官員嘛就靈活很多。
只要沒什麼重要事,基本都是午飯之後才來。
像李銳這種大清早就來的,其實是少數。
劉姓少年一臉諂媚道:“李大人,今兒又是來取哪本書?”
李銳經常會來拿一些雜書。
這些雜書都不值錢,所以田管糧也懶得管,只管拿便是,記得還就行。
李銳搖頭:“我是來換功法的。”
一聽,劉姓少年道:“李大人,都是自家人,我這兒就不核驗了,只要賀大人同意就行。”
“該守的規矩不能少。”
李銳搖頭:“就算是我是老管糧,核驗的步驟還是需要的。”
劉姓少年咧開嘴,連連點頭:“是是是,李大人教訓的是。”
他當然曉得。
可為何要這麼說。
不過是為了悄悄送李銳一個順手人情,反正就算他不查,上邊的賀山也會查。
從武庫領取重要物資,都是要過三道關。
一是軍需堂,從軍需堂官員那裡以軍功換取物資令牌,二是武庫,武庫管糧或者士兵核驗,三是武庫的守衛,也就是之前打過幾次招呼的賀山。
三道關都過了,才能領取。
這也是為了防止有人冒領,又或者被居心叵測的其他人鑽了空。
李銳對上樓的路熟的不能再熟。
劉姓少年原本還想領路,李銳朝他擺了擺手:“小劉呀,你先去忙便是,老頭子我自己個兒上去就成。”
“是。”
劉姓少年有些遺憾。
他可還指望著能討好李銳,以後有機會也能如之前梁河那般調到夜不收去。
李銳當然明白這少年的心思,但他也並非什麼人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