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就來到兵部校場所在的位置。
兵部身為六部之一,衙門當然是設在承天門外,京城人嘴裡的“千步廊”中。
但校場由於佔地太廣,所以設定在京城外的一塊空曠地。
來了數日。
李銳早就將京城的地形摸了個七七八八,輕車熟路的就帶著譚虎、葛洪出了城,來到兵部的校場。
校場中除了正日常操練計程車兵之外。
還有一個身穿各色官袍的官員。
聶思明也正在其中。
這些人裡,尤其以一個身穿孔雀補服的中年男人最是惹眼。
孔雀補服,代表著此人乃是三品大員。
不用想,肯定就是那位兵部的王侍郎。
李銳加快了腳步,快速掃了一眼其他幾個官員,一個個都是穿得常服,但胸前的補子大多都是熊羆和白鷳,乃是與李銳一般都是五品,為首的幾個更是虎豹和雲雁補服,乃是四品。
聶思明看到李銳出現,特地出聲:“李大人,來了。”
不少人也注意到李銳。
可李銳乃是州官,在京城沒甚名聲,自然無人打招呼。
倒是那位王侍郎,對李銳笑著點了點頭。
李銳回禮:“王大人。”
然後就乖巧的站在聶思明身後,眼觀鼻,鼻觀心。
至於譚虎和葛洪,當然只能站在校場外圍。
不多時。
又有幾個武將來到校場之中。
一共四十六人。
九個四品,其餘都是五品,人數不算少,但也並沒有多到誇張的地步。
顯然。
聶思明所言的兵部缺人手,不過是託辭而已,這個監考的名額並不如聶思明所言的那般輕巧。
看到人都到齊,王侍郎這才輕咳一聲開口說:
“諸位大人,辛苦了。”
“武舉乃是朝廷大事,不能出岔子,王某人就提前謝過各位了。”
王侍郎說了幾句場面話。
然後就走了。
之後的事宜都是由一個兵部郎中來講解。
監考一事說起來也不復雜。
兵部已經主持了太多次,早就有了固定的班底,他們這些人不過是出面鎮場子的。
參加武舉的都是武者,一個個血性大,要是出了人命又或者是惹出亂子,那就是大不吉,兵部落了面子。
武舉今年的會試與以往有所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