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兩國聯手,但秦火的立場就註定他不可能與虞國的使團真正的走近。
“巫國風光,倒是別有一番滋味。”
“真叫個。”
“湖光瀲灩月清朗,山色空濛夜未央。”
事情辦妥,王侍郎的心情大好,文人的脾性就來了。
一旁幾個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連忙吹捧:
“大人此詩寥寥幾筆,寫山寫水又寫月,我竟讀出了幾分報國之志,大人不愧是狀元出身,我等尚要多請教。”
其他幾人也是不甘落後。
像極了前世的閱讀理解。
聶思明和袁雄則是半點不感興趣。
他們對文人這些附庸風雅的事情從來都是嗤之以鼻,有那些時間,還不如多打兩遍拳來得痛快。
李銳心裡搖頭輕笑。
他這裡倒是藏了好些半句詩,不過他可沒有做大虞詩仙的想法,而且也做不了。
前世的詩好,引經據典是很重要的一環。
這方世界可沒有那些典故,強念出來只會覺得突兀,蒼白,沒那韻味。
而且,虞國的詩仙也不差。
就在王侍郎心情大好,準備琢磨出下半句,然後去找京城裡那些老傢伙炫耀一番時,秦火走了過來。
“李大人,小棠姑娘有些話想要我轉告你。”
看到秦火主動找李銳。
其他人都露出詫異神色。
特別是王侍郎,眼中閃過一道精芒。
他早就曉得李銳與大巫有交情,現在看來,與巫國其他官員的關係也很不錯。
‘此人有大用。’
若不是李銳已經是安南鎮的副將,他無論如何都要把李銳弄到禮部來。
虞巫兩國聯手。
以後打交道的地方太多,有李銳這樣的人在,事情便能順利一大截。
李銳並沒有立馬起身。
而是對著王侍郎說著:“王大人,我有個小輩開了一家商行,小棠姑娘是幫我照看。”
話是對著王侍郎說的,但所有人都聽得到。
他是與巫國關係不錯。
但不能叫所有人覺得是與巫國沆瀣一氣。
否則指不定就會有誰以此做文章。
王侍郎笑著擺了擺手:“無妨,李大人去便是。”
誰家朝中做官的沒點私產,他就有不知道多少處,李銳不過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把私產做到了巫國。
把巫國的銀子賺到虞國,這分明是大好事。
而且半點沒有瞞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