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萬壽宮。
坐在那的嘉靖帝似笑非笑,這位從少年時期就以心機深沉而著稱的皇帝除了修道,最喜歡看到的就是這一幕。
權術是每個合格的帝王應該掌控的基本操作,但喜歡看見重臣在自己面前或明刀明槍,或暗箭偷襲,只能說明嘉靖帝真心是個變態。
萬壽宮內,不久前密奏卻被嘉靖帝扔出去的李默正在舌戰八方,嚴嵩、徐階是最早敗退下來的,當然,這兩位主要是自重身份。
再之後,刑部尚書歐陽必進、禮部尚書歐陽德紛紛敗退,大學時呂本、兵部尚書楊博等人都獨善其身,唯有不久前回京的工部尚書趙文華還在勉力支撐。
殿內很多人都在詫異於今天李默的大發神威,簡直堪稱橫掃。
浙直總督楊宜無力彈壓客兵私鬥以至於福建參將當街被殺;浙江巡撫胡宗憲對境內倭寇束手無策,以至於小股倭寇流竄南直隸,南都險些被襲。
八日前,李默上書彈劾胡宗憲,嘉靖帝留中不發。
三日前,浙直總督楊宜無力彈壓的訊息傳至京城,嘉靖帝大怒,命錦衣衛押送入京下詔獄。
今日,嘉靖帝出乎意料的下令,廷推新任浙直總督。
所謂的廷推,是明朝特有的,也是被後世詬病不已的推薦制度。
這種制度在後世看來實在夠扯淡,浙直總督的舉薦、推薦票數掌握在一群對軍事基本一竅不通的官員手裡。
三品以上的官員,大學士,包括六部尚書在內的九卿,推選出兩到三個人選,排列成序,再由皇帝決定後下發內閣用印,一般來說,皇帝挑選的都會是排在最前面的那個。
其實,嘉靖一朝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舉行過廷推了,因為廷推的目標主要是立儲、立都、入閣、邊事。
如今立儲是不存在的,連續死了兩個太子後,嘉靖帝選擇相信“二龍不得相見”的鬼話。
立都更是沒影的事,而入閣往往是嘉靖帝親自點名的,壓根就不和別人商量。
這也是為什麼嘉靖一朝內閣風雲變幻的主要原因,什麼嚴嵩、夏言三上三下鬥得如火如荼,費宏、謝遷都快掛了還被拉回來當首輔,更有張璁中旨入閣……嘉靖的騷操作太多了。
邊事也大都如此,嘉靖欽點,或者大學士、兵部尚書舉薦,如之前的王民應就是嘉靖帝欽點,後面的屠大山是徐階舉薦,張經是聶豹舉薦。
而今天李默大發神威的主要原因是,他舉薦的是官員,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內的。
應天巡撫曹邦輔。
推薦曹邦輔是有理由的,其最近一兩年內雖有過敗績,但大都能取勝,蘇州、松江兩府今年少遭倭寇侵襲,這是個知兵事的文官。
而浙江巡撫胡宗憲……用李默的話來說,這是個弄臣。
李默並不是指責胡宗憲依附嚴黨,而是在說……台州、紹興今年戰事頻頻,屢有敗績,而胡宗憲的主要注意力卻放在蘇州、松江、嘉興這些只有小股倭寇侵襲的地點。
李默雖然頭鐵,但也聰明,敏銳的找到了最可能引起嘉靖帝反感的策略……縱賊劫掠,擁兵不戰,李默的同鄉好友張經就是死在這條上的。
而今天李默跳出來的真正原因在於,他開始深層次參與到朝政中。
換句話說,李默豎起了旗幟。
他是在告訴所有人,除了老邁的嚴嵩,沉默的徐階,你們還有其他選擇。
在夏言被棄市後,朝中只有兩面旗幟,嚴嵩、徐階,另一個大學士呂本……呃,這是個打醬油的。
但在兩兩對抗了七年後,嘉靖帝選擇了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