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看到合同之人是如何懷疑合同的真假,但楊行舟就咬死了合同確實是真的,他是無恥慣了的人,說謊話時,一向是臉不紅心不跳,使得很多人懷疑的人也有點不堅定起來。
但楊行舟有了這一則合約之後,便能名正言順的擁有了琉球島,自動成為琉球島的主人。
又有兩千多精兵橫掃全島,戰力強悍偏又對百姓秋毫無犯,甚至免除了很多百姓的賦稅,比之中山王朝要對百姓要好得多。
如此一來,民心歸附,只是短短三個月,整個琉球國便已經被楊行舟徹底收服,由此楊行舟登基稱帝,國號為周,有包涵域內之意,年號開元。
於是厲兵秣馬,鼓勵海上貿易,同時收攏民眾,分出一部分人向臺元島遷移,臺元就是後世的臺灣,地理位置優越,正是慢慢發展的好地方。
有楊行舟控制南海,中原真正的倭寇登時銷聲匿跡,台州附近倭寇更是被李尋風一掃而空,但是沿海各地世家商旅以及混混無賴假扮的倭寇卻依舊十分的猖狂,特別是東南沿海匪患愈演愈烈。
此時李尋風已經將福建王家勾結倭寇的事情上告了朝廷,結果當初被楊行舟抓住的王謝在進京路上便被殺死,王家人抵死不認,再加上東南沿海士族勢力相護,李尋風多次上奏,俱都無果,一怒之下,辭官而去。
之後其弟李尋歡,也辭官不做,陪同哥哥遠赴海外,不知所蹤。
之後大帥楊行舟在海外建國稱帝的事情傳到了中原,引的整個中原武林都轟動起來,信者有之,不信者亦有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本來楊行舟從台州城消失之後,中原武林中人還以為他擊殺倭寇出了什麼變故,沒想到短短一兩年時間,他竟然域外稱王,楊大帥變成了楊皇帝!
這些武林中人還在爭名奪利,蝸牛角上論虛名,人家楊行舟已經是海外天子,一國之主,兩相比較,簡直是一天上,一地下,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到了這個時候,很多人就忽然明白過來,為什麼李尋風一怒辭官,原來不僅僅是對朝廷的失望,恐怕更多的則是要去海外跟隨自己的老師楊行舟,協助他治理國度。
以他楊行舟徒弟的身份,肯定會成為島國重臣,而且還能一展平生所學,不像在中原為官,做的這麼憋屈,一腔抱負無法實現。
不過也有人不信,覺得此事蹊蹺,怕是為假,即便是真的,那也是化外之地,野蠻國度,不知禮儀,未曾教化,哪裡比得了我中原天朝上國?
楊行舟這般沒志氣,不在中原為王,卻去海外稱帝,最多也就虯髯客的級別,怎比中原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的真龍天子?
不過這只是少數人心理發酸的想法,絕大多數人都是感到震驚與難以置信,楊行舟以一名絕世高手的身份橫空出世,培養出李博遠和李尋風以及楊不凡等人之後,便即遠赴海外,斬殺倭寇,蘇杭、金陵以及台州附近倭寇為之一清,本以為他誅殺倭寇之後便即返回中原,卻不料他竟然在海外稱帝,成了域外天子。
這是開武林前所未有之局面,簡直就是一個活著的傳奇。
“怪不得楊行舟的兵器是長槍,我就說當今江湖高手,不是用的刀劍,就是用的棍棒,要麼就是奇門兵器,很少有用長槍之人,偏偏楊行舟用的是長槍。”
“是啊,長槍是馬上兵器,據說楊行舟胯下馬,掌中槍,英雄蓋世,天下無敵。他自出道以來,與人動手,除了與白玉觀的動手之外,其餘的敵人根本連他的兵器都懶得,當初青魔手伊哭便是被他一雙肉掌打成重傷,並未值得他出手傷人。便是誅殺梅花盜,他用的也是弓箭,並未使用過對敵兵刃。”
“現在想想,此人立馬橫槍,箭法無雙,明明就是馬上將軍的樣子,根本就不是江湖人的裝束,人家與咱們完全不是一路人,怪不得要當皇帝。”
武林中議論紛紛,有的嘖嘖讚歎,有的不以為然,還有一部分人則暗中被天庭組織收攏,遍佈中原各個角落,同時還有不少家境貧寒的讀書人和商人,都成了天庭下屬人員,悄悄出海,為楊行舟效力。
不到三年時間,楊行舟便將琉球群島與臺元島合併在一起,發展海上貿易,鼓勵耕種,不時的與倭國開戰,訓練海軍,聘請中原武林能工巧匠打造大型海船,將昔日鄭和所用的大船圖紙和航線記錄讓人從朝廷之內偷了出來,進行仿照。
同時聘請老水手和當初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船員後代,讓他們開拓航路,進行沿海探索貿易,然後一路向南,畫出地形圖來,標註好當地風俗民情以及軍隊實力,方便以後出兵。
如此過了五年,大周朝人才開始湧現,李尋風率領三萬大軍攻佔倭國,將倭國收歸大周境內,斬殺豐成秀吉和德川家康,繳獲倭國傳國三寶,獻給了楊行舟。
後來臺元島漁船與高麗國漁民發生衝突,李尋風當即派遣軍隊與高麗當地理論,理論不成,戰爭開始,隨著戰爭升級,楊行舟開始發兵高麗,耗時一年,便即打下了高麗國。
這一下中原震驚,本來楊行舟發兵高麗國時,中原王朝還準備派兵進行支援,但是海外大周朝竟然有如此戰力,令整個中原朝廷震驚,衡量再三,無法做出決定,甚至還有風雨飄搖,猛虎居於身側之感。
最後還是當朝閣老李博遠上奏朝廷,說犬子在海外大周身居要位,可以找大兒子李尋風洽談一下,弄清楚大周朝國君楊行舟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