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節,未至夜幕,城中已是人流鼎沸,燈潮如星海璀璨,一派喧囂繁盛的景象。
公孫嵐仍是公子裝扮,與楊戭走在長街喧鬧,層樓綴錦之中,見靖國的風物與大安頗為不同,也甚有興味。來往的人群都帶著圖案各異的假面,手裡舉著糖人或花燈,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幾個丫頭中,暮葉年紀最小,從一大早興奮到現在,一路上看到什麼都要細細摸一摸,看一看。此時路過一處絲竹聲聲,水袖招搖的巷子,不由問道:“小姐,那裡是什麼地方?看上去好熱鬧啊!”
公孫嵐剛要轉頭,楊戭便上前一步擋住她的視線,淡然道:“天色尚早,雜耍藝人,燈謎之類會遲一些。不如先去前面茶樓坐一坐,聽說那裡晚上有說書先生登臺,講的都是時下的新鮮事,我們不妨也去聽聽。”
百姓口中不缺熱鬧,說書先生口中更是如此,天下大事小情到了他們那裡,都能變得精彩紛呈,令人拍案叫絕。一些世族皇宮之中的秘聞經過層層渲染,早已變得面目全非,卻是茶餘飯後消食的好東西,最合百姓們的口味。
當然,也有不少有心人,透過這樣的手段將一些訊息廣佈開來。
比如說,時下最讓人津津樂道,廣為人知的“天虹”一事。
楊戭有此提議,公孫嵐自然沒意見。但平日裡,只要不是說正事,楊戭一句話少有超過十個字的時候,方才竟說了長句,令她有些不明所以。但一行人被人潮推動著往前,公孫嵐也沒在意,順勢朝茶樓那邊走了過去。
茶樓中尚算雅緻,但今日是上元節,人來人往難免顯得過於喧鬧。上了二樓,正遇見一桌人起身打算離開,雷成便快步上前佔了位子,幾人便摘了面具落座。
位置靠窗,既能看見外面燈如長龍,又能聽見茶樓內說出先生的言語。
此時還不到最熱鬧的時候,那身穿長褂先生手邊放了一隻紅漆小鼓,一邊敲一邊唱著坊間小調,以此吸引客人。
公孫嵐沒有聽過這曲調,但也能聽出這原是女子唱詞,詞句纏綿旖旎,又不乏歡快動人之處。被這位年過五旬的說書先生一唱三嘆,從略略滄桑的喉間擠出,竟別有一番意趣,彷彿在講述一段年代久遠的故事。
楊戭見她聽得認真,便在一旁解釋道:“這曲調是靖國獨有的唱法,算是一種民俗。許多說書先生故事講的不好,有時卻因為曲子唱的好而揚名。”
公孫嵐詫異笑道:“有趣。”
楊戭面上笑意淺淡,目光卻灼然生彩,看著公孫嵐說道:“等諸事落定,我再陪你去百盟走一遭。”
公孫嵐訝然轉頭看他,默然半晌,問道:“你已經想好了?”
楊戭笑看她一眼,恰逢說書先生一段唱完,見茶樓中人差不多了,便一敲醒目,堂間客人下意識的住了話頭朝他望了過去。
說書先生掃視一圈,笑盈盈的開了腔:“在下姓翁,今日來給各位講一講近來最為稀奇的新鮮事,大家可知,是哪一件事?”
“這還用問,當然是連現九日的天虹了!”
“就是,我有生之年,還是頭回見著如此絢爛的天虹,還是一連九日。”
“嘁,你有生之年?那才多長時候,怕是這九日天虹,是百年難遇,千年難逢的奇觀!”
翁先生話音一落,立即有人起鬨,他十分滿意伸出手壓了壓。眾人立即又靜下來。翁先生表情豐富,可說得上眉飛色舞,笑問道:“那諸位客官可知,這北冥宮上方連現九日天虹有何寓意?”
“翁先生莫不是得了什麼訊息?”
“是啊,快說快說,不要賣關子了!”
翁先生足足吊起了眾人的胃口,自己也越說越是興奮,道:“話說,北冥宮中有位天師大人,坐鎮欽天監,觀星辰卜天下事,可謂算盡天機,是當今君上十分信任之人!因此這天虹才現三日之時,君上便迫不及待命他卜測吉凶!以窺我靖王朝運道!”
天象從古至今都被認為是上天給人間的警示,九日天虹無疑算得上奇異之象。在座之人一聽此言,便知翁先生要入正題,一時間都安靜下來。
“天師大人當下便開壇演法,宮殿上空,雷鳴聲聲陰雲匯聚,天師大人渾身被幾股玄妙的氣息所包裹,一身玄妙術法通徹天地,幾行真言立時出現在他眼前。上面分明是說,這九日天虹之兆,乃是天人下凡,降臨我靖王朝的吉兆!”
這翁先生年過五旬,想必極有說書經驗,登時舌綻蓮花,添油加醋,將當日天師卜測之事形容的神鬼莫測,詭秘非常,仿若當真親眼所見一般。言語間不乏天師身形脹大三倍眼冒金光手握水火之類的不盡不實之言。但在場聽客無一不聚精會神,生怕聽漏了半個字。待他話音一落,堂上眾人緊跟著歡呼喝彩,響起一片叫好之聲,喧聲一片。
當然,也有人質疑道:“這麼大的動靜,城中這麼多人,怎麼沒人看見?”
但不用說書先生解釋,自然有人辯駁。“我等凡夫俗子,如何能如天師大人一般窺伺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