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泉置位於敦煌與瓜州郡縣交界處的祁連山支脈三危山北麓戈壁邊緣。匈奴被征服之後,武帝再次派使者通西域。在此時,老將李邕征服大宛途徑此地,設定所。懸泉置的長官是嗇夫季長。一個兵卒騎著馬入懸泉置,下馬來奔進跪下面向置嗇夫季長道:“季大蟲,郡守大蟲有請,入郡守府議事。”置嗇夫坐於几案之前道:“本官這就去,你先退下休息吧。”兵卒退出。置嗇夫起身走出府衙,交待好事宜之後上身後的馬車,車伕坐於前為它趕車,出懸泉置,向敦煌奔去。
到郡守府衙大門,置嗇夫從馬車之中走下,沿此石階走上,入府衙,站立叩首道:“郡守大蟲。”郡守坐於几案之前,抬眼望去道:“季大蟲,你來了,請坐吧。”置嗇夫叩謝之後坐於一旁。郡守道:“季大蟲,本官剛剛接到朝廷的報呈,陛下派張大蟲出使西域諸國,途徑懸泉置,你們要做好一切的接待事宜,不能有絲毫的差池。”置嗇夫季長道:“下官記下了。”郡守望向置嗇夫季長點頭的道:“好,現在我們商議一下如何接待之細節。”置嗇夫坐於一旁是侃侃而談,最後郡守總結的道:“季大蟲,你考慮的很是周到,本官很是放心,回去準備一下,張大蟲明日到敦煌。”置嗇夫起身走出,躬身退出郡守府衙。
置嗇夫季長趕到懸泉置召集懸泉置大小官吏入議事堂議事。這些官吏入議事堂之後,叩首道:“置嗇夫大蟲。”置嗇夫抬眼望去道:“諸位大蟲請坐吧。”這些官吏叩謝之後坐於兩旁。置嗇夫季長道:“本官接到郡守大蟲告之,明日張大蟲帶領商隊途徑懸泉置,現在本官來做一些安排。”隨後又道:“廄嗇夫何在?”廄嗇夫起身叩首道:“置嗇夫大蟲,下官在。”置嗇夫問道:“武帝神元五年九月己已朔已卯,懸泉置丞可敢言之,廷移府書曰,效谷傳馬病死爰書。懸泉傳馬一匹,驪、乘,齒十八歲,高五尺九寸,送渠犁軍司,對於此案你是怎麼處理的?”廄嗇夫回道:“回置嗇夫,此由傳馬本身由郡庫下撥,死亡亦需向郡彙報備案。”置嗇夫聽後點頭的道:“書佐記。”隨後又道:“神元十四年秋,內史侍張之文大蟲出西域,經懸泉置,廄嗇夫需記,馬入廄選上等草料養食,馬有瘦者,隨換良馬替之。”廄嗇夫將置嗇夫所交待之事記於簡牘之上。置嗇夫季長道:“廚嗇夫何在?”廚嗇夫起身道:“置嗇夫。”置嗇夫季長道:“廚嗇夫與書佐記,張之文大蟲隨行有萬,懸泉共獲雞有八十八隻,其中效谷縣補給五十七隻,懸泉廚自己購買三十一隻,而買雞的一千二百一十五錢都是縣廷給予的經費,換而言之,這八十八隻雞都是效谷縣負擔的,記清楚了嗎?”書佐抬眼道:“記清楚了。”置嗇夫交待完事宜之後道:“你們都下去忙吧。”隨後俯首寫公文。
懸泉置四面圍牆,圍牆皆由紅色夯土夯成,包圍的房屋建築,青瓦紅牆,顯示西域獨特的建築風格,又有中土的建築的影子之所在。圍牆的正前方或四面各有出入的大門,大門兩邊有瞭望塔樓,前後一角各有角樓,簷角突出微翹。圍牆之內,由前至後排列有馬廄區,前後各兩間,其後有辦公區與住宿區,長方形或方形如同現在的四合院。
懸泉置之外是一些堆積起來的沙丘,綿延數千裡。一望無際的飛沙走石。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駝鈴陣陣,羌笛悠悠。絲路之上跨越無垠的戈壁,漫漫的荒漠,使團從遠處走來。郡守與置嗇夫登上角樓,遠遠的眺望,大家都保持著沉默,臉上更是凝重的表情。在蒼茫而寂靜的大沙漠,悠悠的駝鈴之聲由遠及近,望到使團的身影出現在這茫茫的大漠之中。郡守與懸泉置的官吏快步的走下角樓,急促的腳步之聲一直到正大門之前停止,它們站於置所之外相望,迎接。張之文帶領使團入懸泉置,一起登上角樓。郡守、置嗇夫與張之文站在一起,扶攔遠眺,道:“願使者向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置嗇夫在心中默默的念道:“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突然抬頭望向郡守與張之文道:“願這世上沒有戰亂,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張之文面向郡守,很是滿意的點頭。轉身面向置嗇夫道:“有望於後世,千百年之後,我們的後輩砥礪前行,展我華夏之雄風,盛世之華庭,實現先文皇帝的天下大同。”置嗇夫用希望的目光注視著郡守與張之文,張之文只是相視而笑。
次日,張之文帶領使團出懸泉,過敦煌,西出玉門關,通西域諸國。此時在西方有羅馬帝國控制了義大利半島,並開始向東擴張。半年之後,張之文所帶領的使團已經到達中亞和西亞,開始絲綢貿易,在卡諾索爾遇襲。在它們的前方出現一支軍隊,大軍列成三條線,名曰三線陣。後有少年兵,手執標槍或投鏢和一個小圓盾;第二列則是青年兵,手執重標槍,寬刃短劍和一個方盾;最前方是壯年兵或成年兵 ,手執兩支重標槍,寬刃短劍和一個方盾,成年兵裝備十二英尺的長矛和方盾。將軍身披鏈子甲,頭戴哥盧型頭盔,騎於高頭大馬之上,望向對面的漢軍方陣,拔出腰間的短劍指向前方,呼道:“進攻。”長矛和標槍一起向前,三線兵陣一起向前移動。漢軍除去使團之外就是少量的護衛大軍,最後因寡不敵眾開始撤退,羅馬兵團成功的佔領卡爾塔爾赫納。
漢朝使團退到大夏,打算與羅馬建立貿易關係。羅馬兵團進犯文朝國康居與同盟國樓蘭。張之文將使團停留在大夏,奔走於康居和樓蘭之間,組建一支聯盟大軍,襲擊羅馬兵團。羅馬兵團在大夏受到漢軍與聯盟大軍的夾擊,殲滅這之兵團,在印度河流域與羅馬的主力決戰。
此時的商宗已經到達黃支國。商宗在海上諸國之間經營,早已建立一支精銳的大軍,從海上穿越印度洋向羅馬共和國的都城羅馬挺進。
羅馬共和國的首席元老奧休斯.克恩與妃子及其貴族們一起走出萬神殿,進入羅馬廣場,也就是鬥獸場。羅馬鬥獸場是一個圓形競技場。首席元老奧休斯.克恩坐於鬥獸場之上,旁邊有妃子數蟲,其下就是貴族了。鬥獸場的周圍是坐滿了蟲,它們既是貴族們的家屬。這些貴族歡呼雀躍的吆喝著。士兵站於偌大的鐵籠的兩邊,在鐵籠之中關著一個猛獸——雄獅。鐵門被開啟,見雄獅奔跑而出,不停的咆哮,又放出奴隸數蟲。奴隸們被雄獅的咆哮之聲所震懾住了,圍成一圈是一動不動。這些貴族們為了追求刺激,紛紛的拋下短劍和長矛。貴族們的舉動更是驚動了雄獅,猛撲而上,前掌拍下一個壯漢,咬斷它的脖子。周圍的奴隸有所驚覺,紛紛的撿起武器開始自衛,數十個奴隸之中只有一個存活下來。
此時的漢軍已是兵臨城下,對於羅馬城堡輪番的發起攻擊。一個兵士慌忙的奔進鬥獸場道:“陛下,漢軍已經攻到羅馬了,羅馬城危。”元老奧休斯.克恩驚起道:“漢軍不是遠在大夏嗎?怎麼會攻到羅馬城了?”這個士兵也是一臉的懵,下面的貴族對此也是驚恐萬分,不知所措的樣子。首席元老奧休斯.克恩走下首席臺道:“謊報軍情,該死,該死。”這個士兵被兩邊的衛兵拖下,成為雄獅的口中之食。元老奧休斯.克恩轉身道:“令在大夏的希伯將軍回援羅馬城。”
在大夏、康居、樓蘭所組建的聯軍的連番攻擊之下,羅馬大軍失利,連連敗退,退回君士坦丁堡。元老奧休斯.克恩令在君士坦丁堡的大軍回援羅馬。在君士坦丁堡的羅馬大軍只有撤出,君士坦丁堡被聯軍攻陷。
此地多群山環繞,名為亞平寧山,此山勢多為險峻,有一條蜿蜒小路可以透過。漢軍提前佔領要地,等待敵軍的到來。漢將金泰站於高峰之上,遠遠的眺望而去,見敵軍沿此小路進入群山之中,突然有碎石滾落,山下的大軍陷入一片混亂,死傷大半,後面的聯軍追擊而上,這支羅馬兵團被全殲,將軍希伯戰死。
三路大軍會合於羅馬城下,發起了總攻。城內有奴隸叛亂,不到一天的時間攻下羅馬城。元老奧休斯.克恩被迫與漢朝議和,打通地中海的絲綢之路。
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海上諸國如都元、邑盧沒、諶離、夫甘都盧、黃支、皮宗派遣使者北上經番禺入中土,進入長安。陸上諸國如樓蘭、車師、大宛、羅馬還有月氏和烏孫派遣出使者經河西走廊入長安。大漢武帝在未央宮召見它們。這些國家的使節仰望漢朝皇帝跪拜道:“大漢的皇帝陛下,萬歲。”武帝坐於上,展開雙臂道:“諸國使節請平身。”各國的使節都站立而起,左右的張望,望向宮殿的四周,金碧輝煌。其中的一個使節問道:“皇帝陛下,聽說你們中土遍地是黃金,你的宮殿也是黃金修建的嗎?”武帝笑言道:“言過其實了,你們可以來我中土學習我們的禮儀、建築和軍事政治,也可以來我們中土做官、通婚,使之地域互通無差別,共建繁榮。”這些使節行禮道:“我們見識到漢朝皇帝的胸很大。”一個大臣站出糾正的道:“是胸襟。”這個使節立馬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道:“對,對,是胸襟,可包容大海,包容山川。”武帝道:“諸國使節請坐。”這些使節坐於兩旁。武帝拿起酒爵走下,站於它們中間道:“從此天下和為一家,望你們的國家沒有戰爭,百姓安居,實現天下之大同。”武帝走出望向夜空之中滿天的煙花,呼道:“萬邦來朝,天下大同已實現了。”漢朝首次迎來盛世,宮殿之內是歌舞昇平,四海八荒歡聚一堂,共享盛世,從此天下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