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十一章 這個人你動不得

張新華真的很興奮.

如果說先前採訪李龍,整個過程都很平靜,包括收集到的素材,可以寫一篇比較不錯的關於民族團結的稿子,那麼李龍最後說的那些話,就足以讓這篇稿子昇華。

她相信,加以潤色修改後,這篇稿子是完全可以上中央大報的!

這一次真的來對了!

李龍沒想到那麼多,他把井臺砌好後,收工。張新華這邊採訪的也差不多了,問清楚李龍的單位後,便道了別,她要著急趕回縣裡,儘快把這稿子寫出來,然後發出去。

她已經等不及了。

212速度快,一溜煙就離開了,李龍開著拖拉機看著前面逐漸遠去的小汽車,著實有些羨慕。

什麼時候自己能買輛汽車呢?

現在錢不夠,駕照也不好弄,還是好好攢錢吧。

玉山江的妻子做了飯,不過李龍沒有吃。他讓葉拉婭給翻譯一下,已經和家裡人說了要回家吃飯,還留了一句話,說等過段時間後帶著妻子一起過來作客。

玉山江的妻子聽到這話後笑了,讓葉拉婭轉述一下,到時會好好的招待他們。還說,李龍的妻子一定很漂亮。

葉拉婭也很開心,張新華沒多少時間,主要的注意力都在採訪上面。鄭明月時間不少,給她教了不少寫稿的常識。別看只是常識,那就相當於是一張窗戶紙,沒捅破之前大部份人並不清楚應該怎麼寫,但捅破之後就會發現其實也挺簡單的。

鄭明月還給葉拉婭留了一些投稿地址,讓她可以嘗試著往報紙投稿,她也留了自己的聯絡方式,葉拉婭如果有什麼疑問可以寫信問自己。

她能看出來,張新華對這一次的新聞採訪非常的重視,也許過不了多久還會過來,或者說還會問一些補充的材料。現在留個聯絡方式,對雙方都有好處。

葉拉婭坐著212跟著一起去縣裡了,她的照相機裡有李龍他們幹活的最原始的素材,這個對張新華他們的新聞非常的重要。

離開前張新華告訴李龍,他們做的事情很快就能上報。其實她挺想看看李龍驚喜的模樣,可惜有點失望。對於普通人來說,上報紙應該是非常值得紀念甚至慶祝的事情,但李龍覺得也就那樣吧。畢竟已經上過一次州報了,這一次再上,無非就是級別高一些而已。

看不到李龍驚喜的表情,張新華有些意外,不過她覺得可能李龍並不知道這代表的是什麼意義。等到真正上了報紙,州上、縣裡有所舉動的時候,他才會體會吧。

這可不是普通的上報紙,這可是在民族團結教育月期間,以民族團結的名義上的報紙!

而且張新華覺得,那句話是可以作為標語一直用下去的,形容的多好啊,像石榴籽一樣——以前怎麼就沒人想過這樣形容民族團結呢?

拖拉機開回到縣裡的時候還沒到吃中午飯時間,李龍先去油庫加了油,又灌了兩桶備用,這才開到了楊大姐家裡。

顧曉霞還沒過來,楊大姐正在包餃子。李龍便問:

“楊大姐,今天吃啥餡的餃子?”

“韭菜雞蛋,豬肉大蔥,一葷一素,愛吃哪個吃哪個。”楊大姐包餃子很快,拿皮放餡兩手一擠,元寶一樣的餃子就包好了。

“我也來幫忙吧。”李龍也是會包餃子的。

“別別別,不用沾手。”楊大姐急忙搖頭,“這邊快包好了。咱們三個人吃,一百個餃子差不多。”

“韓芳呢?”

“留著餡子等下午放學再給她包。”楊大姐解釋一句。

李龍便點頭。他不說話,楊大姐那邊倒開了口:

“他叔,你們啥時候要孩子啊?”

“現在正在準備,要生也到明年了。”李龍隨口說道,“這個也不是說想要隨時就能要上的。”

“她姨是幹部,你們是不是就只能要一個孩子?”

“是啊。”李龍感慨,一個孩子,還是有點少。不過這也沒辦法,代價吧。畢竟顧曉霞已經是幹部了,總不能違反政策。

那就等自己的孩子大了,到時政策變了再多要孩子吧。以自己目前的能力,應該能給下一代,以及下下一代多攢點家底子。到時養孩子應該是沒問題的。

當然,到時自己的孩子生幾個孩子,那是他們的自由,不干涉,也干涉不了。

說話間顧曉霞就推著腳踏車進了院子。看到李龍,她便問道:

“村裡活幹完了?”

“嗯,幹完了。還碰到了自治區的記者,把我做的事情給採訪了一下。”

“我還想給你說呢。”顧曉霞撐好車子走到李龍跟前說道:

“我聽同事說,昨天縣廣播臺播放了牧業隊的廣播稿,就說叫李龍的人給牧業隊的兩戶居民修理了房子,打了壓井。他們猜測應該是你,今天過來問我了。我們王局也知道了,說這是好事,咱們教育局的家屬有這樣的覺悟,真好。這剛好又是民族團結教育月,時機太好了。說搞不好縣裡還要表彰你呢?”

“啥?縣裡要表彰他叔了?”楊大姐從廚房裡探出頭來,手裡還拿著沒包好的餃子,“按我說早就應該這樣了。他叔不經常給山裡牧民送東西嗎?現在縣裡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