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李安國和楊永強請了一天假到了瑪縣,回家過個團圓節。雖然只有一天時間,但兩個小孩還是很高興,還很天真的問李安國啥時候能回來不走啊。
這讓李安國挺心酸的。他也在積極的向公司申請住房,可惜那邊住房是比較緊張的。李安國未嘗沒有想過像陳興邦那樣在公司附近租個房子,又擔心公司因為他已經租住房子了,就不給他分房子了。
李龍勸他還是租房子,把媳婦孩子接過去一起住好一些。
“二哥,不是說我趕二嫂,我這院子空著,我是巴不得二嫂和孩子一直住在這裡,還能幫我把院子看著,打掃打掃房子。
但你們長期分居不是個事兒,孩子也快要上學了,最好還是能一直在一個學校上。那KT市上學總比在這農村上學要強一些吧?
如果你擔心工資不夠養活一家人的,那簡單。我這邊定期給你們送些米麵過去,或者你有空請個假回來拿也行。”
上一世李安國有類似的經歷,在城裡當工人,糧食不夠,李建國這邊既要照顧李龍,還要節省下來大米等李安國帶走。
至於最後換來的,不說也罷。
好在這一世李龍有出息,李建國眼下也種打瓜發了家,這兩年在李龍的帶動下家裡情況也好太多了,糧食是足夠的,任李安國拿者沒問題。
李安國有些意動。他不好租房子的確有一部份原因是擔心到時媳婦孩子過去,媳婦一時半會兒沒工作,自己工資又要出房租,家裡會很緊張。
這事就這麼定下來,陳麗蓉也很開心。住在這裡,大家對她們娘仨都挺好,但這裡畢竟不是家,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過了中秋節,陳興邦從食品廠請了假,來到李建國家裡。
李青俠要一起回老家這是說好了的,也沒啥爭論。杜春芳是不打算回去。按她的說法:
“那有啥回的?吃又吃不好,穿又穿不好,曬太陽都沒這邊暖和,我可不回!”
在這邊,忙的時候老太太跟著乾乾活,閒的時候就在門口一坐,曬太陽,可舒服著呢。
李龍給老孃弄了一個類似沙發的矮椅子,坐的時候往後一靠,眯著眼睛,要多享福有多享福。
回老家不可能頓頓吃肉啊。
李建國開拖拉機把李青俠和陳興邦送到了縣裡,李龍和他們一起坐車去烏城。
到了烏城,李龍把李青俠和陳興邦一起送上火車,然後就去了八一農學院。
八一農學院才開學不久,學校裡學生剛來,新生和老生的區別很大,新生的眼神裡充滿了好奇,和略微的一點膽怯,老生還有些許的張揚。
這時候的大學生是真正的天之驕子,一個個臉上帶著笑容,神情充滿自信,雖然衣著樸素,但掩飾不住身上的活力。
李龍拿著工作證,指明要找吳教授,門衛登記後把他放了進去。
穿行在學生中間,李龍也感覺年輕了不少——其實他也就二十一二歲,和老生的年紀差不多。
不少學生對他也好奇。看年齡和學生差不多,但看氣質卻不像學生,倒有點像輔導員之類的。
還有大一的新生路過的時候問他一聲“老師好”,讓李龍略有點尷尬。
重活一世,李龍看許多事情通透了,本身氣質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以現在的打扮神情來說,根本看不出來他本身還是一個農民。
李龍沒怎麼關注這些學生,他去找吳教授是真有事的。從吳教授那裡得到了很有用的知識,那麼該彙報的還是要彙報的。
“搞得像是研究課題結束了,給導師彙報一樣。”李龍自嘲著。
找到了吳教授的辦公室,看著門並沒有鎖,李龍便過去敲了敲門。
“進來。”吳教授在裡面應了一聲。
李龍推門進去,看吳教授正在看著一本書,拿著鉛筆在書上畫著什麼。
聽到人進來的動靜,吳教授扭頭看了一眼,然後就笑了:
“李龍同志是吧?你這是打瓜收完了?來來來坐坐坐。”
吳教授起身把一個椅子上的一沓資料挪開放到角落的地上,示意李龍坐下來。
她一邊去給李龍倒水一邊說道:
“我想著你那邊應該也收穫完了。怎麼樣,產量還可以吧?”
“畝產兩百公斤左右,應該算高產了。”李龍笑著說道,“七八月份的時候的確碰到了教授你說的那些病蟲害問題,主要是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