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號回到老馬號能看出來也是挺開心的,搖著腦袋,甩著尾巴,卸了馬車後,很自動的就跟著老羅叔去了給它騰出來的馬圈裡。
李龍原來盤下這老馬號,就是看上了地方大。有許多圈,有院子,屋子也不少。
雖然這裡距離縣城比較遠,地皮不值錢,但這蓋好的地方,大院子,住著怎麼都舒服。
養個東西也能接地氣滿地兒跑。
和老羅叔聊了幾句,又和那幾位五保戶打了招呼後,李龍就推著腳踏車出了院子。
他沒有回李家,先去了謝運東家裡。
謝運東和妻子兩個一起看了陶大強家的新拖拉機,回來後也是滿眼的羨慕。
鄧桂蘭一開始想著讓丈夫跟著李龍打工,不擔那個風險。
謝運東差點兒和她吵了一架,最後算是說服了妻子。
兩個人有個女兒,四歲多,已經能自己跑著玩了。
當時意見達成一致,就等著開春李龍過來談拖拉機的事情。
說實話他們也不好主動開口,畢竟這拖拉機是人家出錢買。
今天看到陶大強家把拖拉機開回來了,雖然進院子的時候差點兒出醜,但說實話,就算把院牆撞倒了,那也不算啥,拖拉機啊。
求一臺拖拉機能換幾個院子?
農村大部分人家是沒吃第三頓飯的習慣,有條件的話晚上可能會燒些牛奶或者羊奶,有孩子的可能會燒點粥熬點稀飯啥的,類似於宵夜,不算正餐。
鄧桂蘭就在院子裡,一邊燒鍋一邊叨叨著:
“這天也晴著,地也幹了,快要下地了,大強家的拖拉機也開回來了,咱們……他爹,你看你是不是到李家去看看?”
謝運東正在修鐵鍁。這時候各家用的最多的農具就是鐵鍁,砍土曼也有,但說實話沒鋤頭用的多,這時候的鋤頭叫刨鋤。
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把好鍁鍁,而且是不外借的那種。
農村誰家都有農具不夠用的時候,有條件的會多備幾把,像鐮刀、鐵鍁、刨鋤等等。
但像鐵鍁這種使用頻率極高的工具,家主人通常有一把使用著特別順手的,用完就會把上面的土清乾淨,放起來,很少外借。
主要是使用習慣不一樣,倒也不是怕用壞,是怕用著擰了或者不愛惜,後面自己用著就不順手了。
這時候的方頭鐵鍁有那麼一批是鋼刃子的,挺重,用久的也特別的鋒利,小孩胳膊粗的木頭,單手提起鐵鍁使勁剁下去,直接就能剁斷。
謝運東收拾鐵鍁是習慣性的看看把子上的釘子鏽了沒有,牢固不牢固,需要不需要加個鍥子。
“不去,去幹啥?”看著這把鐵鍁沒事,他又把點播器拿過來熟悉著。
種打瓜的地已經選好了,怎麼種心裡也有數,就是這個點播器沒用過,有點沒底。
正擺弄著,聽到腳踏車鈴響,抬頭看的時候,李龍已經在院外下了腳踏車,推了進來。
腳踏車不能騎著進別人院子,也沒有在院子裡就騎著出去的。
“喲,小龍來了?”謝運東笑著站了起來,手裡拿著點播器說道,“我和秀秀她媽剛才還說你哩。”
“嘿,說我啥?是不是想著拖拉機的事情?”李龍把自行撐起來,笑著說道,“看,我就知道大強那邊拖拉機一買,你肯定就坐不住了,這不,今天就和你過來說了。”
“嘿嘿嘿嘿。”謝運東沒說話,相當於承認了。
鄧桂蘭去搬來了小凳子遞給李龍:“小龍,坐,我給你倒水去。”
“好好。”李龍接過凳子坐了下來,看著那點播器問道,“咋,這玩意兒試了沒有,好用不好用?”
“還沒用過,不過看著應該沒問題。”謝運東在李龍一過來,那心裡就沒啥點播器的事情了,跟貓抓一樣,看李龍不提拖拉機的事情,他便主動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