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下旬,進入農忙季,平地、播種、澆水一項項過來。
四小隊裡最忙的是王財迷,他已經把隊裡原來的那臺鏈軌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完全變成了自己的。
這兩年全村的兩三千畝地全都有他來犁,播種,平地,犁地、耙地,哪一項都收錢。
這兩年隊裡包產到戶,加上一年有幾次能跟著李龍賺現錢的活,所以大家也不會虧欠他那些機耕費。
不過賺的多,花的也多。光一臺拖拉機就好幾萬,再加上犁,播種機,耕地耙子等等,這一套下來,王財迷兩年賺的錢幾乎全砸進去了。
最麻煩的還是這拖拉機太容易壞了,也不知道是多少年的老機子,開開壞壞,壞了就得修。能修好還行,修不好就得換零件,這零件可都是錢啊。
隊里人知道他王財迷開拖拉機賺錢,都說他一年幾個萬元戶,但實際上的苦只有他自己清楚,他活的還真就沒李龍蕭灑。
不過各個的路不同,他也沒什麼好抱怨的,眼下就只有一個想法,儘快把錢攢出來,換臺新拖拉機。
他已經受夠了這臺可能比他年齡還要大的老東方紅七十五。
當然,這話不能說,說了會被別人罵死的。
王財迷一家雖然賺了錢,但生活還是那樣,穿的衣服雖然不至於打補丁,但並不是新的。連輛腳踏車都沒買,孩子上學還是走路,家裡院子也沒好好再修整一下。
這就讓許多人覺得他這個人太摳了,賺了那麼多錢也不知道改善一下生活。
雖然有人嘲笑他,但王財迷也只是笑笑,並不回話。
該幹活照幹活,該修車照修車,別人說了,熟悉的人他就笑笑,不熟悉的人他理都不理。
李龍就挺佩服這傢伙的,內心真是無比的強大。
哪怕後來賺了可能有上百萬了,依然是那身破舊的工作服,家裡看著也依然是亂糟糟的。
絲毫看不出來有那麼高的身家。
後來四小隊的地從三千到四千到五千畝,隊裡的拖拉機又多了一臺破舊的802。
在大馬力拖拉機出來之前,王財迷的拖拉機一直是隊裡犁地的主力,那臺802的毛病比東方紅七十五好像還多一些。
大錢他賺,閒了小錢也照樣賺,李龍回來的時候碰到王財迷,他就半開玩笑的問李龍,下次編抬把子的時候能不能叫上他。
李龍拒絕了。開玩笑的說:“編抬把子的時候你哪有時間?你不得把你那一套拖拉機犁子啥的好好修一修?不然等到後面犁地的時候,你那拖拉機能動?”
王財迷不說話了。
每年播種季過了之後,他就得把拖拉機大修一回,把所有的農用機械都檢查一遍,等秋天用的時候才能保證勉強是好的。
李龍說的沒錯,農閒他是不閒的。
嘆口氣,沒辦法。
李龍回來到隊裡,是想和大哥商量一下關於去山裡的人選的。
聽李向前的這個意思,今年編抬把子的活,真有可能有三千個,那麼十個人肯定是不行的。
倒不是不想讓自己人多賺錢,主要是季節就是那麼個季節,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不然耽誤農活,人受不了,況且不管是州社還是縣社,這個任務都是有時限的。
他對村裡哪些人能幹哪些人不能幹瞭解的並不多。所以得找大哥商量一下。
其實在李向前說了抬把子的數量可以他定之後,李龍激動過後,便想著是不是可以把編抬把子的人擴大到村外。
可以把梁文玉叫過來,也可以把清水河村的人叫過來。
倒也不是不讓本村人賺錢。對於編抬把子的人,李龍的打算是寧缺勿濫。
本村有些人什麼德性,他很清楚。蹬鼻子上臉,母不著的那種,自己對自己的本事沒個哈數,想賺錢又不想出力的人並不少。
他不會慣著這些人。
這兩年給隊里人帶來的好處是明顯的,大多數人也對李龍的“義舉”挺感激,但一些人卻總以為李龍幹活離了他們不行。
李龍覺得有些人,就得治治。
院子裡,李建國正在修理菜地。家裡的口糧田、承包地都已經種完,最後播種完的是打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