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往山裡跑,這爬山的本事李龍也練出來了。大長腿一步跨出去就是一米多,上坡下溝不說履平地,至少也是箭步如飛的感覺。
把吉普車放在玉山江家的冬窩子門口,鎖好門,李龍提著槍帶著揹包就往山裡走。
換了個方向,走在陌生的山樑上,李龍看了看前方,感覺這邊的地勢和以前見的不太一樣。
天山進山兩三層後,就會橫縱分化出許多溝來,通常是一條水系引出來的大縱溝兩邊像魚骨一樣有著許多的橫溝。
這樣算是比較標準的地形。
不標準的就是一條彎彎曲曲的縱溝,兩邊像蛇爬的一樣各種橫溝,都是不規則的形狀。
眼前這片山勢屬於那種山陡坡深,個頭不大但層層疊疊一眼看不到頭那種。
不像先前看到的那些山,雖然一層一層,但不會太密,偶爾中間還會夾雜著一些緩坡和小片草原。
入眼望過去,這一片好像很難看到哪裡有平緩的地勢。
這裡面會有獵物嗎?
李龍有些疑惑。
但既然已經來了,那就往前再走走吧。
背囊裡有吃的,有袋子,有火柴和打火機。
手裡有槍,所以李龍並不害怕。
他只是擔心這一下午時間不一定能打到獵物。
山裡的野物很多,但分散到大山裡,就會顯得很少了,能碰到當然好——當然,也需要能找到符合這些獵物習性的地方。
比如野山羊就喜歡在陡峭的山間奔跑,比如灰狼就會在疏林和草原中潛伏,因為這裡有吃草的狍鹿子、馬鹿。
至於盤羊和北山羊,那些高大的,植被很少,特別突出的山尖是它們的地盤。
往前五六座山,然後有一座突起來的高山,那上面植被比較少,有些地方看著還有山體滑坡後留下來的缺口,像極了被人削了一刀的傷口。
李龍心想,那地方應該會有一些比較少見的動物吧?
今天就往那裡走,走到了之後,不管打著沒打著東西,都該回來了。
邁著大長腿,李龍很輕鬆的翻過一座山,沒什麼收穫,他彎腰隨手抓起一把野草莓塞進嘴裡,繼續前進。
貝母快下季的時候,野草莓就會慢慢長出來,會一直長到七月份。
有的地方長的多的,就可以成把的抓著吃,這裡也沒什麼汙染,除非非常倒黴,抓到鳥屎。
一路翻過三座山李龍才停下來休息一下,從揹包裡取出水壺喝水。
這個仿軍用水壺是從百貨大樓裡買的,鋁製,綠色的,帶著繩子。當時李龍買的時候好好挑一下——這種水壺仿製的有點不好的就是有些會漏。
還好現在百貨大樓的服務質量有所提升,加上他本身就是大客戶,許多服務員都認識他,所以試一試也很正常。
反正金屬水壺這種用品,倒進水試一下也不擔心會壞,也沒誰會在意這個。
李龍買了好幾個放到木屋這邊,目前就只換出去一個——那些採藥人覺得用一兩公斤貝母換這麼個水壺,划不來。
渴了隨便找個溪流或泉眼趴下就能喝一口。
李龍不一樣,他擔心自己喝進去螞蟥卵什麼的,既然有那個條件,還是裝備上吧。
看看前面,那座高山距離又近了一些。
根據李龍自己的測算,那座山的海拔差不多應該在三千米左右。
瑪縣處於準噶爾盆地南部,縣城、四小隊屬於平原地帶,海拔在五百米左右,根本沒什麼感覺。
李龍也不知道後世那些人怎麼想的,覺得北疆會有高原反應——天山北坡的烏市、石城、瑪縣一直到北面的阿勒泰,大部分地方的海拔都差不多,不超過一千米。
就是旅遊城市伊寧的海拔也差不多,在五六百米之間。
伊寧附近的那些草原海拔在一千到兩千米之間——比如唐布拉就是一千多,昭蘇就是兩千左右。
只有那些山間草原海拔才會高一些,兩千多。
對於普通人來說,沒超過三千米基本上不會存在什麼高原反應——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四千米以上基本上也就沒什麼高原反應吧,就算有,也比較輕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