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塊碧綠偏墨綠的玉石,看大小至少得有個三四百公斤。
不小了。
李龍急忙把何玉清和孟海迎了進來,問道:
“怎麼拉這麼個東西過來了?”
孟海的何玉清兩個人一前一後跟著馬車進了院子,牽馬車的孟海還專門往東廂房那邊把馬車靠了靠,避免馬驚到在西邊席上玩的孩子。
“頭天去河裡逮魚的時候我看到了這玩意兒,”孟海笑著說道,“知道這是玉,想著你家院子大,看裡面也沒啥擺著,就叫幾個民兵把這個裝上車,送過來,找個地方砌個臺子往上一擺也好看。”
這塊玉石小半玉質露在外面,大半是石皮,常年被水沖刷,沒有一點稜角,李龍還沒看出來像什麼,這個得好好觀察。
不過就露在外面的玉質看,沒有發現蒼蠅屎黑點,算是非常優質的碧玉了。
“你們這咋不拿去賣呢?”李龍問道,“這玉石質量挺好的。”
“賣啥?”孟海笑著說道,“我看擺在你家院子裡就挺好,來來來,李龍同志你讓讓,我看看啊,要不擋道,還要好看……就這裡挺好……”
他指了指東廂房北面,也就是第一進院子東北角那裡說道:“我覺得就在這裡砌個臺子擺著就不錯。
今天來的匆忙了,沒帶人,過兩天帶幾個小夥子過來,在這裡砌個臺子,把石頭往上一抬,就好了。
當時我看了一下,這石頭平著放,就像一個胖娃娃側躺著睡覺一樣,怪好看的。”
說著他把馬車又往前牽了一段,然後和何玉清兩個人一起上馬車把那塊玉石往下滾。
李龍過去幫忙,那塊石頭非常的重,何玉清和孟海兩個是抬不起來的,原打算直接滾落到地,只不過李龍這個院子是磚鋪地,所以他們又擔心把磚砸了。
而且那塊大石頭滾到馬車尾部的時候,車轅已經開始翹了,李龍便說道:
“來來來,跟我一起,一、二、三——起!”
孟海和何玉清不知道怎麼就順著李龍一起往起抬,然後就抬起來了!
兩個人大腦有點宕機——不過手裡還是機械動作,跟著李龍一起把那塊玉石抬著放到了牆角。
“李龍同志,你的力氣真是太大了!這要去參加運動會,咋也拿個舉重冠軍了吧?”孟海後知後覺的說道。
“那不能。”李龍搖搖頭,拍了拍手頭的灰塵笑著說道:“那啥舉重咱也不會啊,謝謝你們啊,我看這石頭真就不錯……”
“嘿,也就是個心意,比你給咱們隊裡的幫助,不算啥。”何玉清笑著也拍了拍手。
楊大姐這時候已經把水給端了過來,讓三個人洗手,那邊還有倒好的茶水。
已經到十月份了,過了吃西瓜的季節,喝茶水就剛好。
“吃飯了沒有?沒吃的話,咱們出去吃頓好的。”李龍問道。
“吃了吃了。”孟海和何玉清笑著說道,“今年扎大掃把掙了錢,我們兩個剛才到縣裡就吃了。就想著過來把石頭卸了,聊聊天就回去了。”
李龍看看時間,還挺早,那就聊吧。
“……李龍同志,你不知道啊,那野豬真的成群,今年的苞米被糟塌了不少。要不是咱們提前和鄉里申請了開啟兵器室,把槍領回來保養訓練,恐怕今年的苞米就一點收成都沒有了。”
李龍知道這是真的。後世為了保護環境,野豬成了三有動物,當時小海子附近搞成了溼地公園,為了豐富野生動物,引進了一對狼,一對野豬。
至於其他的兔子、狐子、獾等原本就有,曾經有一段時間潛伏起來,後來溼地公園建成後又多了起來。
那對狼病死一隻後,剩下的一隻也不怎麼見人,倒是狐子、兔子和獾之類的幾乎天天都能見,野雞也是到處飛。
最麻煩的就是野豬。本地人說那野豬是從山上下來的,不是引進來的那對。一頭母野豬領著十幾頭小野豬,在溼地裡橫衝直撞,因為沒有天敵,也不讓人逮,導致溼地邊緣種的苞米、小麥遭了殃,後來乾脆就沒人在那附近種玉米了。
後來隊里人自家養豬吃肉,還得去外面買苞米,挺尷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