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李龍每天往返于山裡和四小隊,開拖拉機拉十幾只羊回去——雖然比較擠一些,但這些羊都比較好的。
李龍是堅持拉羊每隻都算錢,按牧業隊給的標準給錢。
他堅持,牧民們也就不再說啥,收錢,收東西。
那些皮子就當是和李龍拿過來的物資交換的了。
李龍除了從玉山江和塔利哈爾那兒得到了熊皮和雪豹皮外,還拿到了大大小小的狼皮、馬鹿皮、狍鹿子皮、野山羊皮等幾十張皮子,今年鹿角和玉石比較少,倒是有兩塊海藍寶石原石,這原石個頭還不小,比鴿子蛋還大點兒,顏色還略有點淡藍,真不錯。
人家用這個,還只想換一些藥,真純樸啊。
李龍當然是不會讓吃虧的,不光專門買了一箱子藥,還給配備了藥、酒、糖、鹽等等。
下大雪的時候,李龍已經將所有牧民家裡的羊都收了一遍,除了用物資交換,還幫著他們買了一些東西。
瑪縣總體上講雖然少數民族人口少點兒,但還是有一些民族店鋪的。李龍幫著他們買了一些毛毯、刀子、氈筒、馬鞍等生活用品,還有成袋子的粗鹽等等。
幫著大家省了不少的事情。
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市場門面房裡竟然開了三家民族商店,這些民族人做生意嗅覺還是很敏感的。賣刀子、賣民族服裝、賣民族生活用品的。像那種看著跟泥巴一樣的肥皂、燒奶茶的壺、南疆過來的艾德萊斯綢等等。
零零碎碎的東西,大多都是牧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李龍買給山裡牧民的一部分東西就來自這裡。
這個市場人流量還不小,雖然有些門店還沒開張,但那些已經開張的店,進進出出的人挺多。
不時還能聽到不少人在店門口吆喝著,店裡基本也都架上了爐子,比較暖和。
百貨大樓的服務人員態度在慢慢轉變,但和這裡的這些店老闆相比那熱情程度就不在一檔上。
大樓裡那些是職工,拿固定工資;賣多賣少,資金並不怎麼多拿。這裡是個體戶,賺錢自己拿,當然熱情了。還好這時候還沒拉客的,沒把人往裡拽的,無論買不買,進店了都會被熱情對待。
一場大雪,標識著冬天正式到來,李龍的山裡之行的這一階段也算正式結束了。
他得回大院子掃雪。
原本在扎大掃把的時候,李龍還打算收購個鐵匠鋪,弄個後世那種制式的個人推雪板,弧形的那種。
只是後來雜七雜八的一直在忙,就把這事給放在了一邊。
這玩意如果沒打算規模性的搞的話,他就沒準備去鐵匠鋪訂做。反正買一塊厚點兒的鐵皮,自己在院子裡就能加工。
當然,加工這個得先把院子裡的雪鏟完再說。
雪是半夜開始下的,等天亮的時候,雪已經下了有近二十厘米了。
鵝毛大雪還在下,李龍早早就爬起來,出門開始掃雪。
大院子裡鋪的是磚地,比較平整,不存在磕磕拌拌的地方,所以推雪就比較放鬆,可以一推到底。
楊大姐起床去做早飯,韓芳也跑過來跟著李龍一起掃雪。
“回去把圍巾圍上。”李龍給韓芳說了一聲,“雪大,你看你出來一會兒,頭上都是雪。”
韓芳笑著進去圍頭巾,李龍繼續推雪。
等韓芳出來的時候發現,從主房、廚房到大門口,李龍已經推出來挺寬的路了。
不過這剛推出來的路又已經被雪蓋上了薄薄的一層,紛紛揚揚的雪花還在往下落。
還好這時候風不大,掃雪也沒那麼難受,韓芳拿起推雪板就加入到了掃雪的行列中。
“叔,你咋掃的這麼快?”韓芳推了幾板子雪後,便氣喘吁吁的停了下來,實在是雪很厚,加上溼度足夠,一推之後就粘在一起,她本身就沒長大,力氣不夠。
“我力氣大。”李龍在韓芳推一板子雪的時候已經推開了三板子雪,速度很快,堪稱人形清雪機,他邊推邊說道:“你去背書吧,這個不用你管了。身上沾太多雪,到時雪了衣服就溼掉了。”
韓芳雖然有些不願意回去,但看身上的雪的確有化的跡象。
到學校肯定也是要掃雪,她便回屋子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