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三十四章 當科技種田帶頭人

國家為了推廣化肥的使用,編了不少的新農諺。

以前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現在是,“要想莊稼好,化肥少不了”。

但是,現在的農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種田嚴重依賴經驗。雖然北疆和口裡不同,這邊的農民已經慢慢接受科技種田的好處,但對於如何使用化肥,還是在猶豫和摸索中。

畢竟每種農作物需要的化肥類別不同,而且還要根據土壤的酸鹼程度進行配套。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上面慢慢給每個鄉都設定了農業科技推廣學校,初中畢業的孩子沒考上高中,可以去這裡面學一年。

這其中講的就是如何科技種田,如何科學使用化肥、農藥等。

上一世李娟沒有考上高中、中專和師範,最後就上了農廣校。

不過說實話農廣校教的東西並不深奧,後來因為科技普及,這學校就停辦了。

使命完成的感覺。

聽李龍說一定要用化肥,許成軍若有所思,陶大強點點頭說道:

“我覺得可行。說實話,今年俺家地裡用的化肥就比去年多,我覺得糧食,特別是麥子就是比去年收的多。”

這時候麥子畝地兩百公斤就是非常好的地了,用農家肥增產作用不是很大了,但用化肥的話,還能提高一兩成的產量。

“咱們隊裡各家的家底還行,用化肥倒也不是不行,就是有些人捨不得。”許成軍說道,“其他隊就不行了,家底不好,這化肥也不便宜,用少了起不到多大作用。”

北疆地廣人稀,每家的耕地至少十幾畝,一畝地就算用兩袋化肥,那就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四小隊有李龍在,每年有額外的收入,買幾袋化肥不算太大的負擔,其他小隊就不一樣了。

但四小隊許多人並不捨得多用化肥,在他們看來,那個有誇大作用的嫌疑。

“小龍,這話要是你說,大家就信了。”謝運東一邊磕著瓜子一邊笑著說道,“這兩年你乾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裡,只要你說化肥有用,明年大家肯定會多買化肥的。”

“那不行,大家還以為我給老丈人店裡拉生意呢。”李龍搖了搖頭,“我不能說。咱們自己用就行了,多用化肥,到時多產糧食,等秋裡其他人就明白了——明年我看能不能請個自治區農學院的教授過來,到時給大家說啥地種啥用啥肥,咱不亂用,到時肯定是有好處的。”

“真的?能把專家請過來?”許成軍聽了眼睛一亮,“你要能把專家請過來,隊裡給你補助!那專家能來多長時間?一天兩天?能不能多住幾天?”

“至少半個月吧?”李龍想想說道,“他們過來是研究我那塊鹽鹼地,看能不能種出好東西來,我想著把那塊地給開發一下。”

“啥?幫你研究那塊鹽鹼地?”許成軍眼睛瞪的老大,“你是不是吹牛呢?人家專家教授過來就幫你研究鹽鹼地?你花了多少錢請來的?”

“沒花錢啊?我就給他們提供住的地方。老馬號裡那幾個房子,到時打掃出來就行。”李龍笑笑說,“真的,隊長,這事我不會騙你。”

李建國事先已經知道,所以並不驚訝,但謝運東和陶大強並不清楚,他們也十分的驚訝。

自治區農學院的教授那是多大的身份啊,跑到四小隊這裡幫李龍來研究鹽鹼地怎麼種東西?李龍這是喝大了吧?

但他沒喝酒啊?

“我說是真的,等明年開春他們過來你們就知道了。當然他們也不是專門過來幫我的,這也是他們的課題專案。”李龍說道。

“嘿,要是真的過來了,不管是不是課專案,到時隊裡給你補貼!”許成軍雖然只有小學畢業,初中都沒上,但對文化人那是相當的尊敬。況且這次來的可是農學院的教授!

李龍經常去農學院請教教授如何種打瓜,這事在隊裡是傳遍了的。現在農學院的教授要過來幫著李龍搞鹽鹼地種植的事情,這要傳出去,得驚掉多少下巴?

不管人家教授是過來做課題研究還是幫李龍的,人只要到四小隊,那四小隊種地方面的問題,不就可以隨時請教了嗎?

平時請都請不來的人,這時候主動過來,那四小隊還不得熱情接待?

“到時老馬號的打掃活,你放心,隊裡包了。吃住的事情,隊裡準備!隊裡這兩年賬上也有點錢,招待的事情,隊裡負責!”許成軍沒想到過來說個民兵訓練的事情,竟然還能有大收穫,他心情頓時就不一樣了,笑的合不攏嘴的感覺:

“小龍啊,我感覺自從你那年從烏城回來之後,有了很大的變化。看來烏城還是很不錯的,我都想著等明娃長大一點兒,如果考不上高中,也把他送到那邊去進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