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的一天,李龍在從山裡回來幾天後,終於又開著車出門了。
再有不到半個月顧曉霞就要出門,而家裡的打瓜也快要收穫,李龍估計九月份扎大掃把的活可能也要下來了。
趁著這個空檔,他得出門一趟,把該辦的事情辦了,免得到時手忙腳亂,兼顧不暇。
顧曉霞也知道李龍一年到頭都忙,她雖然已經是國家幹部,但思想還是略微比較傳統的,男人是摟錢的耙耙,在外掙錢那不是天經地義嘛。
所以李龍出去辦事她是支援的,李龍也給她說清楚了,最多三天就回來,事情辦的順利的話,明後天就回來了。
對比烏伊公路的路況,李龍就想吐槽從鄉里到四小隊的那條路。
路是土路,兩邊開溝,平時一些路段會有溏土,不過走人還好一些,冬天也還好一些。
最難受的是下雨天,雨下小點兒勉強能正常走,雨一下大,路上全是泥,一踩下去能粘兩公斤,學生們上學就只能走路溝裡,不然速度會大大降低。
車子就更不用說了,拖拉機如果下雨天從隊裡開出來,等到鄉上的時候,人和車都變成泥俑了。
吉普車雖然效能好些,在人們眼裡也更高階一些,但雨天走這條路是一樣的結局。
晴天也不會太好,車開過去後面塵土飛揚,這時候的汽車密封性不好,車裡也有很大的灰。
只有再過幾年,鄉里才開始把通往各大隊的路鋪上石子,再過十來年才能鋪上柏油。
而開在烏伊公路上,雖然沒有三四十年後那連霍高速的暢快,但這個時候在這條路上開車,還真就是很舒服,路平,車少,人少,不堵。
李龍的第一站先去北庭。
編抬把子一項就收入一萬多塊,李龍自然知道抬把子的數字是錢主任批下來的。
錢主任現在位高權重,手頭稍微漏一點兒都夠李龍吃個肚兒圓的了。
李龍自然知道錢主任這麼做,大機率還是因為那張虎皮,覺得情份沒還夠。
但在李龍看來,那張虎皮放在自己這裡只能蒙塵,換了這輛起了大作用的吉普車,那真就算是兩清了。
各取所需嘛。
人家現在還給了自己這麼大的利益,無論怎麼說李龍都得過去感謝一下。
最開始李龍是想拿虎骨酒,後來想想算了。
當初說了的,老虎骨頭自己沒拿,眼下拿虎骨酒過去,那豈不是在打自己的臉?
所以他這回帶了哈里木他們帶來的雪豹皮。
家裡有兩張雪豹皮,一張是上次結婚的時候哈里木他們拿過來的,一次是這一回玉山江他們從山上帶下來的。
李龍就把這張皮子帶上,還帶了留存下來的其他東西。
瑪縣到北庭一百公里左右,和去奎屯的距離差不多。一路開過去,李龍發現大片的麥地還沒犁,路兩邊能看到還有的作物就是葵花、玉米,經濟作物很少。
眼下這邊和瑪縣那邊差不多,大面積種植的還是以糧食為主。
一些麥場四周還有麥草沒拉走,還有些麥場上曬著零星種植的其他作物。路過村莊的時候,偶爾會有幾條狗衝出來跟著車後面邊叫邊追,不過很快就會被拋下,然後悻悻的轉回去。
路上的汽車比以前多一些,但比後世還是差的遠。這年頭這裡的汽車基本上沒有私人的,駕駛員依然是個高薪的讓人羨慕的職業。
汽車駛入北庭,李龍還是把它停在了州供銷社斜對面的空地,然後拿著工作證進門,去找小司。
上一次找小司是在小車班,李龍知道位置。門衛看到李龍的工作證,雖然有些好奇這個生面孔,但還是把他放進去了。
李龍進去後直奔小車班,他打算聯絡小司看看錢主任有沒有空,有空的話就去拜訪一下,沒空的話,他就把東西託付給小司,自己去辦其他事情了。
“小司?出去了。今天領導去州上辦事,昨天說了。”小車班的另外一個司機聽李龍找小司,停下手頭擦車的動作,對李龍說,“你下午過來吧,下午他應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