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原來對李俊山所說的李家的親戚並不怎麼感冒。
公爹婆婆不過來參加這邊的婚禮,她還是有些小意見的。雖然兩地相隔的遠,但畢竟是兒子的婚禮,按黃玲的意思,他們這邊小兩口攢錢給老家那邊把車票錢寄過去,只要人能過來就行了。
她看上的是李俊山這個人,並不在意他的家庭有多窮。婚後兩個人在奎屯生活,有自己的小院,李俊山也不是上門女婿,這就挺好啊。
李俊山說婚後抽空也要回一趟老家,黃玲在得知公爹他們不過來,那就不太願意。
連帶著對李青俠他們也不是很熱情。
先前和李建國他們見過面,印象還行,但其他人就沒啥好印象了。
只是沒想到,李青俠頭一句話就把自己的公爹給“咒”了一句,這讓黃玲也有點懵。
這時候家庭傳統觀念還挺強,哪怕不講封建迷信,也不興咒別人病的。
她扭頭看向李俊山,還想著公爹是不是真腿斷了,丈夫沒給自己說。
沒想到看到的是李俊山也是一臉的懵。
這時候大部份人是信以為真的,極少數非李家人,猜了出來。
李青俠無所謂,他對李興國這個侄子的這種做法很不同意。孩子一輩子舉行這麼一次婚禮,又是冬天,不在農忙季節,過來一趟怎麼了?
秋裡他才回去,李興國好好的,說白了覺得兒子以後呆在北疆不回來了,就是不想去花這個錢,也不怎麼想認這門親戚。
本來是好好的事情,結果鬧成這樣,在李青俠看來,這個侄子就是目光短淺。
那罵他腿斷了,算他好的。
“……第二呢,也是希望小兩口今後好好過日子,儘早生個大胖小子,同時也努力工作,給四化做貢獻……”
李青俠顯然是有備而來,雖然說的是老家話,但奎屯這一片從中原地區來的人多,聽這話反倒還親切。而李青俠準備的挺充分,說起話來也不打吭,聲音洪亮,就連小孩子們也不玩了,就在那裡聽著說。
“……第三呢,是希望過來的親友們,吃好喝好,行了,我就說這麼多!”
說完拱拱手,坐了下來。
劉主席沒想到老李說話還挺不錯,看大家的表情,這反響可以啊。聽說這老李就是純農民,看來農民中也是藏龍臥虎的。
接下來是女方代表講話。女方代表是黃玲的叔叔黃顯峰,建築安裝公司的一個班長,管著十個建築工人。
李俊山雖然不在他的班裡,但他知道李俊山這個人,瞭解過後覺得挺可靠的。
黃顯峰作為班長,理論水平自然是比李青俠要高一些,他說的都是符合時代特徵的那些話,有些是能從報紙裡看到的。
原本劉主席想讓杜廠長也說兩句,杜廠長正想著和李龍聊一聊收割機的細節,急忙拒絕了。
等黃顯峰把話說完,劉主席便開始證婚,念結婚證明,然後就是宣佈婚宴開始。
食堂裡立刻熱鬧起來。
爐火熊熊,外面天寒地凍,這裡面溫暖如春。大師傅就是原來公司的大廚,做這種飯菜還是挺拿手的。李俊山準備的時間挺長,冬天食材也能存放,所以婚宴也是挺豐盛的。
一共開席六桌,請的主要還是李俊山的好友,黃玲家那邊的親戚。李建國他們單獨一桌作為男方的家屬,杜廠長也在這一桌,馬愛紅時不時的過來關照一下。
吃到一半新郎新娘過來敬酒,黃玲這回面帶笑容。剛才抽空家裡人給她說了,李俊山這邊雖然來的人少,但份量可不輕。那個杜廠長人家和這建築安裝公司的經理平級呢。
今天經理因為有事沒到,但這個杜廠長過來了,說明李家有人脈。而且他們能看到這個杜廠長來了之後也沒什麼架子,和李家李俊山的那個小叔聊的很好,那種平等的聊的感覺。
這就有意思了。
黃家人對李家人的評價有了改變,黃玲自己也想到了李俊山以前說的那些話,她的態度自然也就有所改變了。
李龍沒喝酒,今天還不好說回不回呢,如果回的話,他要開車,這酒就不喝了。
杜廠長還笑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