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八十七章 冬天也不消停

第二天吃過早飯,顧曉霞去上班,楊大姐去市場,李龍把吉普車裡那兩袋子黑土提著到了玻璃房裡。

玻璃房裡溫度有點低,但還不至於上凍。李龍放下袋子,用鐵鍁把地上的土鏟了鏟,發現也沒上凍,挖倒是能挖開。

他想了想,覺得還是把菜直接種地裡比較好。只是這地被那些狍鹿子踩實了,需要重新翻。

左右無事,翻就翻唄。拿起鐵鍁,李龍便撿了靠近北牆的中間一塊地翻了起來。

玻璃房其實挺大的,南北都是磚牆,頂上是玻璃。整體的面積得有個近兩百平方。

李龍搞不了這麼大,他打算就中間翻一塊,把那些黑土,以及攢在西南牆角的狍鹿子的糞一起灑地裡,摻和一下,然後種上菜。

他還打算等地翻好了,去買個爐子,白天這裡面的溫度目前還算可以,那就白天架一爐子炭,晚上架一爐子炭。

爐子就在翻的地後面架上,然後再靠牆弄個半截直通式火牆,能把種的菜給暖一暖。

大冬天不好搞其他的,就暫時這樣搞吧。

一個小時時間,李龍翻出了臥室那麼大一一塊地。倒不是翻的不快,主要是翻過來後,他還要把翻起的板結的土塊給砸碎。

翻完後,李龍也沒著急種,一來是要先去買爐子,二來還要把這地再耙一遍。雖然大塊土砸碎了,但種地還是要綿土比較好。

這麼一塊地,他打算分成幾個小塊,種什麼還要想一想。

大院子沒有耙子,他打算回隊裡一趟,問問大哥種啥比較好,順便帶個耙子回來。

出了玻璃房,李龍就聽著院門被人拍了兩下。

在玻璃房裡一邊翻地一邊想著事情,李龍沒管外面。大院子的門扣著,這時候是楊大姐回來了嗎?

李龍急忙喊了一聲,跑著過去把門開啟。

門外是兩個穿著棉大衣,戴著棉帽子的陌生人。

一個四十歲左右,有點滄桑的感覺,一個二十多歲,看著李龍還有些好奇。

“請問是李龍同志嗎?”年長的那位直接問了起來。

“你好,我就是。”李龍瞥了一眼,發現外面有輛拖拉機,他就明白過來了。

把兩個人讓進院子,年長的那個看著李龍只穿著一件絨衣,便說道:

“李龍同志,還是要注意身體啊,這外面挺冷的,你得穿厚點兒。”

“嗯嗯,剛才在忙,沒聽見你們拍門。我這院子有點大,剛才我在後院。”李龍解釋了一句。

“怪不得,我們拍了十幾分鍾了,都沒見人出來,我們以為人沒在呢。”那個二十多歲的人忍不住說了一句,“你這院子還真是大,以前是財主家的房子吧?”

年長的碰了他一下,瞪了他一眼,然後對李龍說道:

“我們兩個是從奇台過來的,從報紙上看到了你的事蹟,就是用收割機割麥的事情,我們大受啟發。在奇台我們隊裡種了幾千畝的麥子,人工割麥效率太低了,所以就想著能不能也買收割機回去。”

按說奇台那邊不歸李龍,是奎屯農機廠的出售範圍,不過既然人家找上門了,沒有把生意推出去的對不對?

李龍先解釋了一下:

“這個院子是我向一個老大爺買的。房子最開始的主人是誰不知道了。那老大爺一個人在這裡住,後來兒子要把他接走,房子就賣給我了。”

然後他指了指用塑膠布蓋著的收割機說道:

“收割機我這裡還有幾臺,你們要的話,倒是可以賣給你們,外面的拖拉機是你們的吧?”

“是的。”

“那最好把拖拉機開進來,我給你們演示一下怎麼操作,不然光把收割機買走,你們不會操作也麻煩。奇台距離這裡可不近。”

奇台在本地說起來算東三縣,是北庭州的東面三個縣之一,另外兩個是吉木薩爾和木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