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玩意,賈東旭死了?”
徐得庸看著徐慧真寄來的信,一瞬間充滿了詫異!
信裡說賈東旭在工作中因為疲勞過度出了意外,徐慧真代表他去四合院向秦淮茹表示了哀悼和慰問,臨走時還給了兩塊錢。
兩塊錢可不是後世的“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這在人情來往以“毛”論的時候,可是大錢。
要是徐得庸在家肯定不會給這麼多,頂多給一塊。徐慧真有孕在身,看“孤兒寡母”可憐,應該私下給的。
不然,她給這麼多,讓其他人怎麼辦!
賈家老家應該也沒什麼人了,後事是由一大爺代表鋼廠和四合院裡的人幫忙操持的。
“不應該啊!”徐得庸滿是納悶,小當剛出生,槐花還沒影呢,賈東旭咋沒了呢?
疲勞過度?
上次見賈東旭時就是一臉疲憊的樣子,聽說經常加班,工作特別積極。
想進步是好的,咋把自個早搭進去了!
這是被誰刺激到了?
嗯,肯定和我沒關係!
秦淮茹提前幾年成為小寡婦,不知會發生什麼情況。
不過,如今正是“Y進”的時期,賈東旭又是工作的時候出現意外,肯定是工傷,賠償比以後只會只多不少。
加上少了一個“槐花”,短期內日子不會太難,可惜之後的幾年都是困難時期,賠償多也不頂用!
信裡徐慧真也沒有多說,只是兩句帶過,多數說的都是小酒館和家裡的事情。
比如:平兒想他,一開始哭了兩天;理兒在幼兒園調皮搗蛋;奶奶過去住了幾天等等。
最後有兩個小丫頭的畫的畫(塗鴉),和徐慧真幫代寫的話。
總結起來就是“爸爸我們想你了”!
徐得庸看的嘴角忍不住上翹,他可以想象到娘三湊在一起寫信的模樣,兩個小丫頭探著小腦袋,一邊一個看著媽媽寫的不認識的字,一面嘰嘰咕咕問東問西。
他又看了一遍,便將信摺好收起來,還有一週他便可以回去,有點急不可耐了!
……
翌日,天氣有些陰。
徐得庸起床洗漱之後,簡單活動一陣身體,心念一動開啟了今天的盲盒。
“鐺。”
一口大黑鍋出現在盲盒空間。
徐得庸:“……”
嗯,東西是好東西,就是別是什麼預兆就行!
大食堂建立,家家戶戶也都不用生火做飯了,而大食堂的煙囪天不亮就冒著煙,白天也幾乎不熄火,畢竟這麼多人喝水、吃飯。
孫大媽每天依舊早早的起來,沒有雞可喂,院裡收拾的整潔許多,只不過會偶爾看著雞窩嘆口氣。
孫大媽也有了新工作,在村裡的“託兒所”看孩子,幾個月和一兩歲的孩子都有,將婦女從家庭解放出來,好投入生產。
這都是按照“關於在農村建立公社問題的決議”指示,把創辦公共食堂上升到新的高度:
“公共食堂、幼兒園、託兒所、縫衣組、理髮室、公共浴室、幸福院、農業中學、紅專學校等等,把農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體生活,進一步培養和鍛鍊農民的集體思想。”
徐得庸看了看時間,先去隊裡和眾人拿上農具,去翻了一個多小時的地,才到吃早餐的時間。
早餐就是用大鍋煮的玉米碴子雜糧地瓜粥,配上窩頭鹹菜,粥不稠但管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