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沒飽,人沒好,還沒學會走就想跑!
於是“百花”省了,“百家”省了,剩下了“鳴、放”。
有些人按耐不住燥起來了!
在鄉下,各地也湧現一些N社、T社的風潮,這一現象規模、範圍、形式、程度各異,卻共同反映了農民對農業合作化的不滿和抗議。
一些農民要求退出合作社,恢復單幹經營,追求獨立性。
這包括要求收回個人的土地、牲畜、農具等生產資料,或者提出分社、分隊、分小隊等要求,以降低合作社規模和級別。
更有甚者要求增加自留地、自留糧,減少公積金、公益金,或者要求提高工分價值、提前發放工分糧,或者要求查賬、清算、退款,或者直接搶分、私分合作社的糧食、種子、飼料等。
看一組資料可以說明。
至明年春,有3.8%的高階社解散,有11.4%的高階社降為初級社,有7.9%的初級社解散。
農戶中加入高階社的比例從87.8%下降到68.6%,加入合作社的比例從96.3%下降到88.4%。
進入十一月以後,社會上便有了一些風潮湧動,如同那輕輕扇起的一雙蝴蝶翅膀。
明明之前有“胡案”在前,很多人就是不吸取教訓。
徐得庸就是個毛,所謂“皮不存而毛焉附”?
所以他老老實實的做根毛,一連幾天都給需要人家拉白菜賺點錢,期間自然少不了去牛欄山拉了一趟酒。
大舅哥鄉里也是有人鬧騰,有些是主動的,有些則是有人挑動。
總之,平靜的好日子又開始不平靜了。
囑咐大舅哥啥也甭摻和,老老實實的上班、幹活,徐得庸是當天去當天回。
剩下的時間都守著老婆孩子。
徐慧真懷孕不能久站,徐得庸讓這娘們休息也不休息,還嫌他大驚小怪,他只好給打了個高板凳,讓在櫃檯後坐著。
徐慧真閒的時候還給他織了件毛衣,如今已經到收尾階段,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穿上。
徐得庸表示美滋滋。
轉眼一週過去,又到了週六。
這一天,擱民國前亦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民國之後漸廢,後世已經沒多人記得。
舊話說:“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
有上元節,有中元節,自然也有下元節,合起來就是“三元”。
這一天就是舊時侯的下元節。
下元節的起源亦與道教有關,道教奉祀天、地、水三神,稱為三官,謂上元九炁賜福天官,中元七炁赦罪地官,下元五炁解厄水官。
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天官賜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下元節主“消災解厄”,祈求困厄舒解與人生美好,它與上元節、中元節一起,構成了祈福、贖罪、解困的完整一套,亦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
不過如今“消災解厄”沒有,要倒黴的人註定將會有不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