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皇宮的後花園裡,當朝天子李世民坐在海棠林前的涼亭之內,拿起內侍奉上的龍井茶,慢慢地品茗茶葉間靈動的點點芬芳,微眯著雙眼,痴痴地注視著眼前燦爛繁華的滿林海棠花。他的腦海中仍然浮現著清晨的較場之上,李靖率領的百戰雄師邁著昂揚的步伐在自己面前走過的景象。萬餘名長槍手們陣列嚴整,挺胸昂首,持槍而行,宛若扯地連天的移動叢林,櫓盾士兵高抬盾牌,腰佩長刀,步伐整齊,氣勢如虹,彷彿撲面而來的崇山峻嶺。五萬名盔明甲亮的赤甲輕騎兵排著整齊的陣勢一隊隊從營盤裡開拔,義無反顧地向北方行進,士兵們的臉上洋溢著驕傲自豪,胯下的駿馬則精神抖擻,馬隊經過看臺,揚起滔天的塵沙,彷彿滾滾的洪流,朝著突厥人的都城澎湃而去。
李世民愜意地閉上眼睛,彷彿仍然能夠感受到那些雄兵悍將走過面前時,大地那節奏分明的顫動,和那種宛若洪鐘大呂般渾厚悠揚的韻律。這些就是他為帝四年來,勵精圖治,苦苦經營而得的心血結晶。他感到體內的血液宛若煮開的沸水,在每一個血管內奔騰呼嘯,一種飢渴的慾望在他心頭激烈地湧動翻滾。他幾乎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李靖北伐突厥成功的訊息。他甚至開始想象那個曾經不可一世的突厥大汗吉厲狼狽不堪地跪在他眼前的樣子。多年以來在軍事上的勝利讓他越來越可以輕易地在眾人面前扮演一個從容不迫的勝利者,但是他對勝利的渴望卻越來越執著,尤其是曾經令他蒙受過奇恥大辱的**厥。
一陣輕捷而綿密的腳步聲從遠處傳來,又遠遠地在涼亭外站立。李世民的眉頭微微一皺,朗聲道:「君集,進來吧。」
兵部侍郎侯君集快步來到他的身前跪下,輕聲道:「臣有密報,恆州刺史姜重威私通突厥,意圖謀反,請陛下定奪。」
「姜重威?」李世民的臉上閃出一絲不豫之色,沉聲道,「那個河北人?」
「正是,」侯君集立刻應道,「臣查到數日之前,他曾經密會已經投靠**厥的河北悍將龍天佑,秘密商議多時,意圖不軌,事後恆州刺史府內幾個親兵下落不明,顯然是他們無意中得知機密之事而被姜重威殺人滅口。」
「朕對姜重威甚是厚待,一直以來不斷加官進爵,禮敬有佳,連他的義子也屢加提拔。為何他仍然對我如此仇視?」李世民輕嘆一聲,不悅地說。
「請恕微臣直言,河北降將一直對我朝殺死竇賊劉賊恨之入骨,這些河北漢子自以為深受竇建德,劉黑達大恩,對他們誓死效忠,對我朝深藏禍心,實在不可不除。」侯君集沉聲道。
「嘭」地一聲大響,李世民手中的茶杯被他用力摔在地上:「哼,竇建德,劉黑達。嘿嘿,竇建德,劉黑達。」在他一生之中最大的憾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殺死了虎牢關擒獲的竇建德。那個時候,父親和幾位兄弟甚至連同自己都暗自忌憚竇建德,那個以仁義為懷的手段對待朋友和敵人的絕代豪雄。正因為他豁達大度的胸襟,曾經讓桀驁不馴的孟海公和徐元朗甘心為之效力。也正因為他有遺愛於民,河北軍民甚至願意為他爭殺唐吏,起兵造反。而這樣的人,卻偏偏是自己非殺不可,不殺不行的。這個天下雖大,卻容不下二虎。這世上已經有了一個愛民如子的李世民,如何還能容得有另一個仁義為懷的竇建德。雖然殺死竇建德的主意是父親出的,但是如果不是自己暗自推波助瀾,竇建德絕對不會死得這麼慘。
這是他一生中最有愧於心的一件事,也正是因為心中有愧,在他發兵討伐為竇建德復仇的劉黑達的時候,他總是思慮混亂,臨陣猶豫,總感到彷彿冥冥中有一雙冷漠譴責的眼睛默默注視著自己,看得自己手足無措,顧此失彼。因為自己的猶豫不決,唐朝在河北戰場上死了多少曾經叱吒風雲的沙場名將,多少曾經和自己出生入死,屢破強敵的忠誠戰士。到最後,只有透過決堤放水,才能夠阻止河北雄兵越戰越勇的勢頭,再從容定計,將他們逐步擊破。等到自己回覆心境,準備優待河北降兵,挽回聲譽的時候,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卻一把將自己的功勞盡數攬去,河北不屈的戰士就這樣死在一場場腥風血雨之中。
「既然過錯已經無法挽回了,那就繼續錯下去吧。」李世民奮力站起身,俯視著侯君集,冷然道,「姜重威雖然桀驁不馴,但是以他那剛烈的性格,想來不會引突厥人返我邊境。不過,既然河北降兵,太過剛烈,對我朝宿怨極深,當此和突厥決戰的關頭,決不能對他們姑息。君集,聽令!」
「臣在!」侯君集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沉聲道。
「我命你帶領諸葛德威,持我兵符,調動相,邢,魏,冀四州兵馬,將恆州駐軍繳械,以私通突厥的罪名處決姜重威,並捉拿其義子姜忘。如遇反抗,格殺勿論。」李世民面無表情地說。
「臣遵旨。」侯君集俯首道。
「記著緊守機密,不可讓外人得知。」李世民淡淡地說。
「臣明白。」侯君集點頭道。
當姜忘走進刺史府的時候,姜重威已經將府庫新傳送來的明光盔甲穿在身上,靜靜地坐在刺史府中的檀木椅上,手裡捧著那本他從河北舊地帶來,一直秘密收藏在身邊的騎兵要義。姜忘知道,那就是河北梟雄竇建德親筆所書的兵法。他從來沒有看到義父當著自己的面看這本兵書,一個可怕的念頭從心底油然生起:難道義父真的準備叛唐?
「忘兒,昨日你龍叔叔前來說服我叛唐投奔**厥。我不應允,還將他擊斃。他臨死之前,說有內應已經向皇帝告密,言我姜重威意圖叛唐投敵。」姜重威的臉色平靜地娓娓道來,全然沒看到姜忘的臉色已經變得鐵青,「李世民一直有意殺我,卻苦無藉口。如今終於如願以償。但是我豈能如他所願,我已經決定先發制人,叛唐自立。」
「忘兒,你本不是河北子弟,這些年來,你我二人雖然甚是相得,但是畢竟不是親生父子,如今你爹爹我要和李世民討回幾筆血債,你無謂夾在其中。」說到這裡,姜重威終於忍不住依依不捨地看了姜忘一眼,但是立刻將頭重新埋入兵書之中,低聲道,「你走吧。和那些青州的鏢師們一起回家吧。」
「義父,姜忘記憶之中,從沒有爹孃,也沒有家鄉,只有義父一人而已。義父當年耗盡心力救回我的性命,又加意栽培於我,讓我平步青雲,成了今天人見人羨的當朝武狀元,對我的恩情天高地厚。如今既然義父決定為竇公,劉帥諸位英傑討還血債,姜忘願意誓死追隨。」姜忘俯身跪倒在地,慷慨激昂地大聲道。
「痴兒,我其實哪裡有本事替竇公,劉帥等人復仇,只是在恆州重新打起河北軍的戰旗,同前來圍剿的唐兵拼個你死我活,大家同歸於盡而已。你若跟了我,便別想再有活路。」姜重威的眼中閃過一絲悲愴之色。
「大丈夫馬革裹屍,乃是平生快事。戰死沙場,正是姜忘最好的歸宿,還請義父成全。」姜忘洪聲道。
「混帳,」姜重威猛地放下兵書,轟地站起身,怒道,「以你的武功兵法,不出數年便可以成為大唐數一數二的名將,到那時候縱橫沙場,還怕沒有你得償所願的時候?何苦早早在這裡斷送了你的大好前程。」
「義父,我聽人說便是塞上的野狼,老狼若落入陷阱,小狼仍會守在一旁,和獵人拼命。我又聽說中原有一種靈猿,如果族中的長輩死於路旁,同族的幼猿便會守在屍體旁邊哀號三日,便是獵人來抓,也決不逃跑。姜忘雖不才,卻也不屑做禽獸不如之事。」姜忘雙目含淚,斬釘截鐵地說。
「你跟了我,實在浪費了。」姜重威雙目紅腫地走上前來,雙手發顫地將姜忘從地上扶起來,「既然你執意如此,我也不再趕你。今日晨訓之後,你將所有新兵帶回新兵營盤,不必讓他們再進城駐紮。將府庫內所有銀兩起出,向城外慄末人買糧草和馬匹,如果錢不夠就生搶過來,只將牛羊留給他們好了,我們這裡沒有足夠的飼料。」
「好的,義父,在我將所有的新兵安置好之後,立刻就開始辦這件事,不過需要事先做些功夫,不讓那些新兵看出什麼不妥。我會安排。」姜忘沉聲說。
「好,你辦事,我很放心。你去吧。」姜重威的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輕輕拍了拍義子的肩膀。
一陣陣響亮的操練聲,將沉睡的恆州城從夢境中喚醒。城內駐紮的三千老兵和四千新兵又開始了艱苦的訓練。被這一浪高過一浪的喊殺聲吵得無法繼續入睡的彭無望終於從床榻上爬起來,搖搖晃晃地走到水井邊,準備舀水洗臉。
這個時候,紅思雪端著銅盆,從臥室中走出來,看到他,不禁微微一笑,輕聲問道:「大哥,你的身子好些了麼?」
彭無望用力活動了活動筋骨,笑道:「前日和那畜牲拼得著實辛苦,今天才回過勁兒來。鄭兄和雷兄怎麼樣了?」
紅思雪將吊桶從井中提出來,用木瓢舀了幾勺水到盆中,開啟頭上的長髮,邊就著盆中的清水輕輕梳洗,邊笑著說:「鄭兄還好,只是塗些藥膏化祛瘀腫。雷先生便有些麻煩,他斷了肋骨,需要打上木板,慢慢休養。不過他們二人身子骨硬朗的很,沒有大礙,最多後天就可以啟程了。賈姑娘正在給他們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