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五十一章:產品突圍

馬東的事情陸雨珊已然知曉,關海洋便不想再瞞著她。

讓關心自己的人猜疑不定,心神不寧,這可不是他的習慣。

將樊家和馬東背後之人的關係細細講了一遍,關海洋道:“現在樊家會出手,樊家背後的人也會出手。

我們這種前期才有資格登場的小炮灰根本就上不得檯面。

他們不會再有工夫來對付我們,把心放在肚子裡好了。”

馬東涉毒的事情自然要隱瞞下來,其他的資訊倒沒有什麼不能說的。

“你也不要太掉以輕心,總歸還是小心一點的好。事情沒有結果,王府井的店鋪也不要開。

要不然心神不寧的,做事情也做不好。

而且我們現在人手不太夠,還不如讓西單店裡的人多鍛鍊鍛鍊,然後再拉人到新店。

有老手頂著,也不用搞得手忙腳亂的。”

陸雨珊不想步子邁得太大,西單店開業的時候就把大家忙得夠嗆。

關海洋雖然覺得她說的人手短缺不是什麼問題,但也尊重她的意見。

“那我們就放緩一點步伐,反正也不著急掙這幾個錢。”

對於關海洋動輒上億的投資而言,服裝店目前的收益連零頭都算不上。

關海洋從善如流,陸雨珊也放下心來。

“你給我講講剛才說的奧特萊斯,我還沒有聽說過。”

這倒是不能怪陸雨珊見識淺薄。

91年的資訊傳遞並沒有後世網際網路氾濫時期那麼快捷。

再加上國家還沒有加入世貿組織,國內外的營商環境相去甚遠,國外先進的商業模式想要傳播過來更是要慢上不止一拍。

將工廠直營店的模式給陸雨珊細細講解一遍,陸雨珊馬上便皺眉道:“我們在正陽街的製衣廠不就是工廠嗎?這麼說我們已經有半隻腳踏入了這個商業模式的門檻了?”

她的腦子很靈活,很快就想到了前店後廠的正陽街模式。

關海洋搖搖頭,而後又點點頭:“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從根本上還是有差異。

咱們做的是單一品牌,算得上是奧特萊斯這種商業模式誕生時期的原始狀態。

在國外叫做Facto

yOutlet,這種模式已經存在了將近百年。

可現代成型的奧特萊斯卻是從1970年以後才發展起來,到現在也走過了二十多年。

單一的品牌不能滿足巨大的終端需求,人們需要一站式的購物體驗。

這才是這種商業模式存在的最大價值。”

陸雨珊低著頭想了想:“不知道為什麼,可我總有一種感覺,這種聽起來就很高大上的模式不一定適合國內的市場。”

關海洋笑著道:“你的感覺一點都沒錯。現在國人根本就不太在乎品牌,他們在乎的是價效比,更準確的說,他們更看重價格。

奧特萊斯要運作起來,其核心要素之一便是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意識並不是天生的,需要商業環境來慢慢培養。

在國人的腦海裡還沒有形成品牌概念的時候,直接照搬國外的奧特萊斯運營模式,可能會死得很慘。”

1991年,京城的梅地亞中心甚至都還沒有黃金廣告段位一說。

一直到1993年,譚希松入主梅地亞,才正式開啟了“標王”的央視廣告時代。

第二年末,品牌的概念才第一次以一種相對震撼的方式走入尋常老百姓的眼中。

90年代初期的百姓對於服裝品牌的概念更是模糊。

不少人都是扯布回家,腳踩縫紉機給自己做衣服。

這個時代的裁縫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技術工人,做一套衣服都賺不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