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一十四章 跟未來乾杯

科技和實業領域的投資其實到現在為止僅僅只開了一個頭。

關海洋最想做的晶片以及作業系統級別的開發還沒有開始。

晶片這邊倒是不著急,他在灣灣的富士康以及臺積電已經有投資,先順其自然發展一段時間。

關海洋打算在這兩家企業的發展基礎上,創辦內地的晶片公司。

只會比這兩家公司的起點更高。

所有的晶片技術都會走自研路線,到時候他旗下的公司在晶片這一塊就是兩條腿走路。

一條腿走歐美的路,另一條腿走自己的路,隨時應對國外技術封鎖。

歐美的技術路線是不可能放棄的,他要確保在意識形態對壘之下,也能夠賺到老外的錢。

至於晶片架構相關的公司ARM和i

tel,這次Ashley出差歐美就是要搞定這些事情。

當然了,這只是任務之一。

晶片行業相當複雜,除了硬體、架構還有軟體設計。

EDA軟體的專利也會是將來卡脖子的手段之一。

關海洋讓Ashley防患於未然,直接對幾個剛剛起步的軟體公司進行收購。

他會成為這些公司背後的股東,當然了,關海洋的存在是隱蔽的。

開曼群島註冊的公司其中目的之一,就是把資本進行套娃,讓外界很難猜測出來這些資本背後的大股東到底是誰。

猶太集團很厲害嗎?

不,他們只是在傳統領域佔據了先機。

比如能源,鋼鐵以及製造業,在這些方面他們的資本進行了壟斷。

之後藉由這些壟斷的優勢,慢慢在時代的發展中又將自己融入了高科技行業。

關海洋不需要前面那些傳統領域壟斷帶來的鉅額利潤。

就算是他現在的資本只有六百億,而猶太資本有六十萬億也不怕。

因為他會在高科技領域成型的初期,精準切入。

這六百億不需要十年就會給他帶來超過數十萬億的資金。

而後他的財富更是會呈指數級別增長。

猶太資本投資高科技新能源等等新興行業的精準度如果說是百分之二十,那麼關海洋的投資精準度就是百分之一百。

這兩者的差距是巨大的。

哪怕是最高明的投資機構,他們拿出去的每一筆資金都有風險。

但關海洋的投資,全部都是零風險。

不需三十年,他手中的資本力量就會全面蓋過猶太資本。

到時候世界背後的影子家族們就會發現,自己的發展策略和行動處處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