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大雪,但今年的冬日格外冷清。因為往年都有的佛門冬祭活動被取消了。
取消祭祀的不是長安而是萬年,但這個訊號也傳遞出來一個訊息,那就是遼國也要開始進行一次不那麼激烈的滅佛了。
就像宋國讓寺廟賣票一樣,遼國的做法還要柔和一些,他們先行取消了所有佛教的祭典,接著還偷偷摸摸的增添了道教相關的行政機構,比如藥典局和欽天監這兩個設施。
雖然遼國的國教還是佛教,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個訊號代表著什麼。
“城中四處都有這般場面,量大管飽價格便宜之地,格外火爆。”
玉生輕嘆一聲:“百姓終究是苦。”
“不是苦。”宋北雲搖頭道:“現在的生活已經比他們之前的日子好太多了,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薪酬低了。”
他仔細觀察了一下那些去便宜食堂吃飯的人,大部分都是在長安的工人,他們從農民成為工人湧入城市中謀生並逐漸成為城市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但大量湧入的結果也就造成了勞動力逐漸變得廉價,而這些將土地外包或者轉讓的農民在失去土地之後已經沒有了退路,雖然現在看起來他們的酬勞還是要優於或持平務農,但如果繼續這樣膨脹下去,他們最終會變成十分廉價的勞動力。
雖然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會推動社會發展,但卻也會埋下動盪的種子,資本主義扭曲滋長會成為延綿幾代甚至幾十代的禍根。
而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出現了苗頭,而宋北雲要做的就是把這個苗頭按下去。
“玉生哥,晚上加個班?”
“加唄。”
兩人返回了衙門,他們要加班,下頭的人自然也要跟著一起的加班,他們把整個數學院都給拉了過來,數十人坐在那靠著算盤在噼啪計算著長安這兩年的產業營收和各種係數。
等忙完時,外頭的天色已經透亮,一夜未眠的宋北雲並沒有感覺太多疲勞,只不過在看到手中的資料後,他不免得有些嘆息。
根據各項經濟資料的標註,長安務工人員每個月花費最多的專案居然真的是一日三餐,平均指標達到了六成七。
這個指數已經高到了這個程度,就不得不引起當局重視了,因為這個指數在後世又叫恩格爾係數,一旦這個指數超過百分之六十就代表著處於貧困線了。
長安的工人平均達到了六成七,這代表著他們其實是掙扎在貧困線上下的一群人。
而這還是現在狀態良好的情況下,那麼如果再繼續惡化下去,一旦這個係數達到了八十,那麼整個長安都會陷入一種絕望情緒中,不管它到底有多麼繁華。
為什麼?因為這J巴盛世與老子無關啊!
“去,召集各大商會的會長、各部門,開會。”
宋北雲時隔一日又一次的召開了一次會議,而這一次他可不是上課而是將現在長安面臨的問題剝弄開展現給所有人看。
“你們這些商會的,我再跟你們說一次,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你們的人頭遲早是要被你們工人爺爺掛在旗杆上的。”宋北雲重重的點了點桌子:“而這不是光靠衙門、靠政策能解決的,你們掂量著辦吧。”
各大商會的會長心裡頭也苦,上頭三天兩頭施壓,而隨著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空間也小到嚇人。別的不說就說工藝品一行,之前利用科技差和剪刀差可以在遼國賺取大量的利潤,但現在隨著技術逐漸革新和一些高階技術的民用化,這些東西真的賺不到錢了,只能靠壓縮成本來創造更高的利益。
各級部門的腦袋也很疼,因為他們怎麼可能不知道這種事情呢,只是每年的政績要吧?稅收要吧?社會穩定要吧?如此這般的,他們難不成能空手變出銅板來不成?
宋北雲坐在那也是有些沉默,他仰起頭看著下頭的人:“我知道你們都難,但既然遇到了,那即便是硬著頭皮也要頂上去。傳統商業現在正在被衝擊,而未來對你們來說也是機遇和挑戰並存。”
他停頓了一下,然後仰起頭用緩慢的語速說道:“我昨天用了一晚上的時間,列出了未來很有可能會大火的上百個行業,你們可以拿去參考一番。政策上我會盡可能對你們傾斜,但我就一個要求。”
宋北雲豎起一根手指:“這個指數給我在三年內降到五成以下,這是硬性標準。之後我還會根據糧食價格設定一個浮動的最低工資標準,希望大家嚴格執行。”
商會的人一個個垂頭喪氣,他們從來沒見識過像長安這般的執政方法,別的地方那都是怎麼哄著他們就怎麼來,而偏偏這長安卻總是在想著那些個大老粗的日子。
他們做生意的日子好起來了,那幫大老粗還能不沾光?
“你們今日先回去吧,後續會有部門的人與你們接洽。”
宋北雲讓這些商會的會長離開之後,留下的就是各級官員了,剩下這些當官的之後,他的表情可就沒有那麼和善了,猙獰著一張臉站起身來拍著桌子說:“你們看看你們的辦的事!不過也不全怪你們,這幫人狡猾的很。”
宋北雲說完,叉著腰來回走動了起來:“我也不擔心透風出去了,我今天就在這裡跟你們交個底,如果年後不能讓我在紙面上看到改善,你們就倒大黴了!至於那些個商人,他們配合還好,若是不配合,要麼他們自己滾出長安滾出大宋滾出大遼,要麼我幫他們滾出去!”
他說話的聲音有些大,屋子裡的迴音嗡嗡的。
“你們下頭給我記住了,他們什麼產業都能碰,但這幾個誰碰誰死。”宋北雲再次敲了敲桌子:“教書育人這一行,碰了就得死。任何人不得私辦書院、私塾,抓到一個幹掉一個,絕不姑息。國計民生這一行,碰了就得死,糧食、油鹽、棉花三大類和衍生物,只能殺錯不許放過!第三就是喉舌部門,聽見沒有?”
負責喉舌的幾個主編立刻打起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