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在修憲,金陵卻謀劃著革命。
對於此小宋只能捏著鼻子忍了,趙性喜歡折騰就隨他折騰去吧,只要在長安把穩定的根紮下,剩下什麼都不重要了,他也不想再去插手什麼了。
怎麼說呢,雖然看上去宋北雲的光環要比趙性更加閃耀,但其實趙總這個人吧,那才是一個真正的傳奇,小宋是自愧不如的,他雖然任性妄為,但這位老闆的魄力和對自己的認識絕對是頂級水準的,而正因此他對時機的把控比宋北雲還要強上一些。
他說要改革,那麼一定就是到了要革命的點了,那麼既然如此,那便革吧,看看這位真正的男主角能夠打出怎樣的火花。
“我很好奇。”宋北雲籠著袖子對坐在他對面的玉生說道:“他改革的內容是什麼。”
“誰知道呢。”玉生也是搖頭:“我們只需使長安屹立不倒便可,即便是失敗了也有迴旋餘地。”
是啊,只要長安不倒,金陵就永遠不會徹底崩塌,因為反對者們知道惹怒了長安會有怎樣的後果。
而至於趙性為什麼會如此相信長安,宋北雲也不知道其中的緣由,因為就現在他手上的力量,已經完全可以顛覆任何一個政權了,大宋也好大遼也罷都無法再阻擋他的腳步了。
不是說老趙家的人多疑麼?趙性這人到底怎麼回事呢。
罷了罷了罷了!既然他瘋,那宋北雲便把酒奉陪了,怎樣看來不過都是一場因那書生意氣而迸發出來的激情,大家都是年輕人,誰不如誰呢。
宋北雲在想通這一點之後,連夜點了十二名長安最厲害的話術高手前往金陵,這些人也許文章不好看、也許也不會帶兵打仗,但他們的能耐卻是此時此刻最適合金陵城的。
作為精心培養出來的演說家和煽動者,如果能讓趙性用在合適的場合,這些人堪比十萬大軍。
不過為了應對一切可能發生的問題,宋北雲還一夜沒睡的給金陵周圍的兩路五州十九城的長官都寫了信,信的內容很委婉但同時也很可怕,那就是可以不支援趙性革命,但如果使絆子的話,就別怪長安這邊採取措施了。
這無疑就是一種威脅,而那些世家、集團可就沒有這麼客氣了,他們收到的甚至直接是警告,至於他們生氣不生氣,那就不是宋北雲考慮的事了,畢竟宋北雲直接就在信中寫了出來,讓他們不妨去效仿一番隋末豪門。
幹完一切之後,天色已經透亮,站在視窗靜靜的看著院中的為了哄孩子開心種下的柿子樹。
當年他曾經帶入過皇帝心思說若是出現岳飛這樣的人該是如何,那時種種今日看來卻是荒唐,原因便是無他,只是弱國不配良帥罷了,僅此而已。
如今換了心境再思索一番,假如宋北雲生在了岳飛那個時代,他現在墳頭的草恐怕也得有兩三米那麼高了。
甚至可能連個墳都沒有。
人啊,到底是多變的,人生不得恆久,短短五年就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像是換了一個人。
說來卻也是啼笑皆非,只剩唏噓不已。
不過還別說,趙性想要變革的心思其實早就已經透露出去了,那些門閥世家們其實也都心知肚明,這要換個時候即便是趙匡胤還在,他們說幹也就幹了。
可偏偏這個世道讓他們無計可施,因為身後還有一個長安,那個長安雖然在遙遙西北,但卻與金陵聯絡緊密,若是他們真來個十八路勤王,也許他們的“王師”還沒抵達金陵就已經在半路被長安給按死在了途中。
什麼詭計多端、什麼料事如神,在長安的鐵錘之下,一切鬥不過只是如夢似幻罷了。
如今金陵的革命是成了也好、不成也罷,那些世家豪門其實心中都明白,屬於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甚至於不少人都在觀望著趙性的舉動,雖然如今再投誠也不過就是個錦上添花,但終究是要比落井下石來得下場好一些。
回過頭看宋北雲,他把該乾的事都幹了,剩下的他也就犯不著操心了,畢竟所有人都覺得現在天下太平了,即便是一本也快到完本的時候了,但其實要真能斷在這個地方也就罷了,也正好應了那句不許人間現白頭。
但這才哪到哪呢,宋北雲的本子上寫的內容還有十之七八沒有完成,要是人生真有個主線也就罷了,可偏偏卻是沒有呀。
撐死了也就是他宋北雲的人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罷了,往後的路還可要有一段要走呢。
睡了一覺醒來,宋北雲又去到了衙門之中,事情還是那些瑣碎事情,倒是也沒有個什麼十萬火急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