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懇求大宋出兵馳援。”
趙性把信的內容告訴玉生後,仰天大笑起來:“他們真的是聰明啊。”
玉生搖頭道:“說什麼願割延安府之地送與大宋,毫無誠意。”
“那是真的沒誠意。”
趙性將信拍在桌子上,笑著對玉生問道:“若是宋北雲在,他會說什麼?”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趙性一聽,眼神跟玉生一對,兩人頓時大笑了起來。
這句話典型就是宋北雲的風格,就是那種肆無忌憚氣死人卻讓人無可奈何的風格。
西夏真的是會討巧,想用已經拿不回去的東西換取大宋馳援,這種事怎麼可能呢?國與國之間哪有什麼情分,沒好處的事誰會去幹。
“官家,你怎麼打算?”
“他們要想我大宋出兵也行。”趙性喝了口茶水:“是不是有句詩叫春風不度玉門關啊?”
剛跟著喝了一口茶的玉生當場就噗了出來,他一邊擦著衣裳一邊連道失禮。
他這麼驚訝的原因正是這皇帝胃口也太大了吧?玉門關?意思就是納土歸宋唄,西夏皇帝變成西夏王?
“官家,可當真?”
“當真。”趙性半躺在塌上:“不是我大宋不講道理,這自古以來玉門關便是中原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大西北的藩王,早早納土歸降才是最好的下場,如今西夏亂局已成如此,人口……他們人口流出了多少?”
“超過六成,大半都來了延安府和長安府。”
“人口流失超六成,還在內亂。就問問他,今年的賠款打算怎麼辦?”趙性手上盤著倆核桃,一臉悠哉:“我大宋可不是開善坊的。”
“若是他不肯如何?”
“不肯就不肯唄,還能強迫人家不成?”趙性伸了個懶腰:“不過八月就是每年交款的時候了,今年他們的棉花、牧草恐怕都得欠收了吧?他們拿什麼給我東西?”
雖說趙性沒說賴賬的後果會怎麼樣,但根據長安和宋北雲一貫的作風來看,西夏如果真的拖欠,那麼他們還不如早早的納土稱臣。
“我這便去回覆他們的使者。”
“嗯。”趙性打了個哈欠:“順便讓刺史來一趟,今年下半年的工作計劃他還沒報給我呢。”
皇帝住在長安,這上下的官員每日都是提心吊膽的,他的要求很多,工作報告七日就得報一次,若是不滿意就會單提出來發問,問到誰頭上誰回答不出個所以然,那可是要遭殃的。
畢竟這可是老闆的老闆,在大宋的地界上就沒人比他還大了。
而就在趙性聽彙報的時候,西夏使者也收到了回覆,使者的表情並不好看,但卻還是表示會把這個口信給帶回去。
西夏這次是真的走投無路了,納土歸宋恐怕真的已經是差了臨門一腳。
這裡頭主要還是長安賣武器補給給叛軍,他們說是說不干涉內政,但問題人家不是干涉內政,只是做買賣罷了。可關鍵西夏過去買,不管是大宋還是大遼都不會給他們東西,因為他們還欠著鉅額欠款,不把錢還了就買東西?做夢去吧!
現在的西夏在人口流逝、外部環境、國內叛亂、天氣異常等等的內憂外患之下,幾乎可以說是岌岌可危了。西夏李氏王朝不得不好好考慮一下趙性所提出的無理要求了。
像吳越國王錢弘俶那樣納土歸宋,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錢氏子孫現在的日子過得可以說很不錯了。
趙性感覺很好,他覺得自己有希望在長安的時候親自把這件事給辦了。
一個皇帝能兵不血刃的讓另外一國皇帝俯首稱臣,這已經是天底下最讓人高興的事了。
所以趙性在聽完彙報之後,高興的去了一趟長安工坊,沒啥事,就是玩。
如今的工坊規模已經是金陵工坊的近三倍,它已經不叫工坊而改名為工業園了,這一整片地區在外頭看都是灰濛濛的,大量的爐子在燃燒著,巨大的鍋爐中冒出白色的水蒸氣,看著倒別有一番韻味。
“這是個什麼物件?”
趙性在工坊後頭的工學院中發現了數十人正在擺弄一個奇怪的鐵疙瘩,這個鐵疙瘩大的很,上頭的構造也很奇怪,像個房子卻又不是那麼像,倒是像一個馬車的車身,只是這車身也太大了一些,足足有三人多高。